[实用新型]预制拼装成型小箱梁结构及小箱梁桥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3882.7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小箱 开口槽 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 连接件 腹板 底板 预制拼装 第一端 成型 架设 混凝土浇筑施工 底板两端 顶板安装 分开成型 分开运输 两块腹板 起吊设备 相对设置 最大距离 拼装 桥梁 预埋 运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拼装成型小箱梁结构及小箱梁桥梁。本实用新型的小箱梁结构,包括预制开口槽型梁、若干预制顶板和连接件。其中,预制开口槽型梁包括底板和相对设置于底板两端的腹板,腹板的第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各预制顶板安装时沿预制开口槽型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并排架设于预制开口槽型梁的顶部;预制顶板与预制开口槽型梁分开成型;预制顶板的宽度不小于两块腹板之间的最大距离;连接件的第一端预埋于腹板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拼装时与预制顶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小箱梁结构可降低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保证小箱梁结构质量,分开运输架设预制开口槽型梁和预制顶板,可降低对运输和起吊设备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拼装成型小箱梁结构及小箱梁桥梁。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小箱梁结构在桥梁建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小箱梁结构通常是先在独立场地完成预制,然后再运输到桥梁施工现场进行架设,这种实现机械化、工厂化作业方式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期。
小箱梁结构包括腹板、底板和顶板,目前常见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小箱梁结构通常是采取一体浇筑成型的方法制作,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小箱梁结构为闭口断面结构,其腹板和底板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当管理与施工控制不到位时,易出现沿钢束的纵向裂缝或蜂窝麻面的情况,且小箱梁内部空间狭小、不便于检验,质量难以保证,内模拆除比较麻烦。此外,钢筋混凝土小箱梁结构整体重量较大,如40m跨径的预制小箱梁吊装重量约达170吨,对起吊设备要求较高,不便于运输及架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拼装成型小箱梁结构,可降低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保证小箱梁结构质量,分开运输架设预制开口槽型梁和预制顶板,可降低对运输和起吊设备的要求。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制拼装成型小箱梁结构,包括预制开口槽型梁,所述预制开口槽型梁包括底板和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腹板,所述腹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若干预制顶板,各所述预制顶板安装时沿所述预制开口槽型梁的长度方向依次并排架设于所述预制开口槽型梁的顶部开口处;所述预制顶板与所述预制开口槽型梁分开成型;所述预制顶板的宽度不小于两块所述腹板之间的最大距离;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预埋于所述腹板的第二端;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拼装时与所述预制顶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两块所述腹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的夹角相同且为钝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制开口槽型梁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于两片所述腹板之间的横隔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制开口槽型梁的中部设置有连接于两片所述腹板之间的中横隔板。
作为优选方案,两片所述腹板的外侧与所述中横隔板相对的位置连接有外横隔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腹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预制顶板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插接的固定孔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制顶板的一侧面设有用于与两块所述腹板的第二端相对接的安装凸起部,所述固定孔位开设于所述安装凸起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制顶板的宽度比两块所述腹板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20cm-70c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小箱梁桥梁,包括现浇桥面板和多片上述的预制拼装成型小箱梁结构,各所述预制拼装成型小箱梁结构沿所述预制开口槽型梁的宽度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现浇桥面板连接于相邻两片所述预制拼装成型小箱梁结构的预制顶板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制开口槽型梁的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永久支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3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