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7414.7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5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方;陈文清;李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阀 在线监测仪 提升泵 电容吸附 调节池 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 水处理系统 出水口 液位计 全过程自动控制 设备运行效率 进水口连接 调试过程 设备运行 运行参数 电连接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A和PLC控制器,调节池A上部出水口连接电动阀A和提升泵A,调节池A中设置有第一液位计及第一在线监测仪,提升泵A与电容吸附装置的进水口连接,且提升泵A与电容吸附装置之间管路上设置流量计A和电动阀C,电容吸附装置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在线监测仪和电动阀F,PLC控制器分别与电动阀A、提升泵A、液位计、第一在线监测仪、流量计A、电动阀C、第二在线监测仪和电动阀F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调试过程确定的运行参数进行PLC设置,采用PLC控制器全过程自动控制设备运行,操作简单,可实现全过程自动化运行,有利于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类工业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不可避免的会对河流、湖库等水体造成污染。而水体中磷酸盐的超标将直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主要表现为藻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的下降、水体水质急剧恶化,水体生态平衡被破坏等。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其总磷排放浓度为0.5mg/L,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中河流中总磷浓度为0.3mg/L,湖库中总磷浓度为0.1mg/L。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直排进入地表水,将会引起湖泊中总磷超标,导致湖泊富营养化。因此,在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地表水之前,还需要对出水进一步处理,使其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
传统的除磷方法包括有:生物除磷、化学除磷等。生物除磷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大,且微生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会影响生物除磷的稳定性,一般比较难达到良好的控制条件;化学除磷处理效果较稳定,但化学沉淀使用的钙盐、铁盐药剂费用高,产生的化学污泥含水量大,脱水困难,易产生二次污泥污染,同时污泥中的磷无法实现回收处理,造成磷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采用改良的电容吸附技术对低浓度含磷废水进行吸附,且能够实现磷资源的回收利用。本发明的水处理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含磷废水的深度处理,也可用于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硝酸根、氯离子、硫酸根等阴离子废水的深度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A和PLC控制器,调节池A上部出水口连接提升泵A,且调节池A出水口与提升泵A之间管路上设置有电动阀A,调节池A中设置有第一液位计及第一在线监测仪,提升泵A与电容吸附装置的进水口连接,且提升泵A与电容吸附装置之间管路上设置流量计A和电动阀C,电容吸附装置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在线监测仪和电动阀F,PLC控制器分别与电动阀A、提升泵A、液位计、第一在线监测仪、流量计A、电动阀C、第二在线监测仪和电动阀F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容吸附装置还通过回流管路连接调节池A,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电动阀E,电动阀E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解吸系统,所述的解吸系统包括盛装有解吸液的调节池B,调节池B内设置有第二液位计及第三在线监测仪,电容吸附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调节池B的进水口,且电容吸附装置与调节池B之间管路上设置有电动阀G,调节池B的出水口通过提升泵B连接电容吸附装置的进水口,且调节池B出水口与提升泵B之间管路上设置有电动阀B,提升泵B与电容吸附装置之间管路上设置有电动阀D和流量计B。阳极板、阴极板、第二液位计、第三在线监测仪、电动阀G、提升泵B、电动阀B、电动阀D和流量计B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池B上设置有解吸液进水口。
优选的,电容吸附装置的控制设计电压为2.4-3.6V、设计流量为0.6~1.2mL/s,设计原水浓度为0.5~1mg/L,根据原水浓度可控制停留时间为3~6h,进水pH为6.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7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循环水处理装置专用电极
- 下一篇:电容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