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铜箔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7477.2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0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明;范庆亮;柴绍东;谭永龙;许德勤;李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范小凤 |
地址: | 52312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垫 底座 卡扣部 缓冲弹簧 铜箔 下夹持装置 组合式弹簧 定位部 卡槽 装设 夹具 本实用新型 上夹持装置 弹力作用 横向设置 间隔设置 卡槽侧面 卡槽底面 上下浮动 上下相对 使用寿命 竖向设置 磨损度 内侧端 限位部 主体部 底面 限位 | ||
一种组合式弹簧铜箔夹,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夹持装置及下夹持装置,所述下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缓冲垫及缓冲弹簧,所述底座包括竖向设置的定位部及横向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侧面顶部设有限位部;所述缓冲垫包括主体部及卡扣部,所述缓冲垫的内侧端连接于底座定位部上,所述卡扣部装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限位部对卡扣部进行限位;卡扣部的底面与卡槽底面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弹簧装设于缓冲垫与底座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在使用过程中,缓冲垫在外力及缓冲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在底座的卡槽内上下浮动,从而可减少缓冲垫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大降低了缓冲垫的磨损度,提高了铜箔夹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弹簧铜箔夹。
背景技术
在PCB及覆铜板行业中,自动化叠合线为PCB及覆铜板叠层排板的主要设备。在PCB压合排板过程中,对于多层板通常先将铜箔、钢板、铜箔依次叠合,形成类似于“三明治”组合式结构(如图1所示),然后再将该组合式结构通过吊车夹搬送至组合台与内层芯板或基材叠合。现有的吊车夹包括有上夹持装置10a及下夹持装置10b,其中,下夹持装置10b通常为单一材质的L形整体式结构(如图2所示)或固定组合式结构(如图3所示)。
然而,上述结构的下夹持装置10b的工作面会与“三明治”结构中的下铜箔频繁摩擦。当下夹持装置10b的材质较软时,则其易在短时间内被磨损,导致下夹持装置10b工作面与下铜箔产生间隙,从而出现夹取时下铜箔松动、铜箔角掉落的问题,不仅影响产品质量,且夹具的使用寿命也会降低。当下夹持装置10b的材质较硬时,则易造成铜箔拉痕压褶,亦会造成产品质量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弹簧铜箔夹,以解决目前的铜箔在夹取过程中易出现铜箔角松动、铜箔角掉落、铜箔拉痕压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式弹簧铜箔夹,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夹持装置及下夹持装置,所述下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缓冲垫及缓冲弹簧,所述底座包括竖向设置的定位部及横向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两内侧面顶部相向延伸有限位部;所述缓冲垫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底部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的宽度大于主体部的宽度;所述缓冲垫的内侧端连接于底座定位部上,所述卡扣部装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限位部对卡扣部进行限位;卡扣部的底面与卡槽底面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弹簧装设于缓冲垫与底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持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及垫片,所述垫片套设于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螺接缓冲垫的内侧端上,所述垫片及缓冲垫分别设置于定位部的两相对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定位部上对应于所述卡槽位置还设有一卡孔;所述固定件穿过该卡孔固定于所述缓冲垫上。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还包括设置于主体部内侧端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卡设于所述卡孔内,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凸起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限位槽,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装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缓冲垫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限位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中部向外侧延伸设置有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径自定位槽内向外呈逐渐变小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缓冲垫及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垫装设于底座上,缓冲弹簧装设于缓冲垫及底座之间,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缓冲垫在外力及缓冲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在底座的卡槽内上下浮动,进而可减少缓冲垫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力,大大降低了缓冲垫的磨损,且不仅提高了铜箔夹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产品加工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层板的“三明治”组合式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7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