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褐煤锅炉风扇磨煤机高温炉烟余热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957605.3 申请日: 2018-06-20
公开(公告)号: CN208620377U 公开(公告)日: 2019-03-19
发明(设计)人: 申智勇;王晨;马修元 申请(专利权)人: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3J15/06 分类号: F23J15/06;F23J3/02;B02C23/00
代理公司: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代理人: 张立荣;赵超
地址: 210046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换热器 汽轮机回热系统 高温炉烟管道 风扇磨煤机 连通 高温炉烟 余热 凝结水出口 凝结水入口 蒸汽吹灰器 褐煤锅炉 冷流入口 热流出口 制粉系统 本实用新型 安全运行 锅炉炉膛 锅炉运行 有效回收 回收 截止阀 风门 锅炉 截止 保证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收褐煤锅炉风扇磨煤机高温炉烟余热的装置,包括锅炉、高温炉烟管道、风扇磨煤机、换热器、蒸汽吹灰器和汽轮机回热系统;高温炉烟管道将锅炉炉膛上部与风扇磨煤机的制粉系统连通,该高温炉烟管道设有截止风门;换热器设于高温炉烟管道内,换热器的冷流入口与汽轮机回热系统的凝结水出口连通,换热器的热流出口与汽轮机回热系统的凝结水入口连通,将换热器冷流入口与汽轮机回热系统凝结水出口连通的管道以及将换热器热流出口与汽轮机回热系统凝结水入口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有截止阀;蒸汽吹灰器设于高温炉烟管道内并位于换热器的上方。该装置可有效回收高温炉烟余热,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保证制粉系统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回收褐煤锅炉风扇磨煤机高温炉烟余热装置,适用于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褐煤锅炉的安全、经济、环保运行。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是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构成要素,燃煤电厂节能降耗和环保排放工作对电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的褐煤锅炉,由于采用锅炉炉膛上部的高温炉烟作为褐煤干燥介质,其高温炉烟温度在800℃左右,为控制风扇磨煤机入口温度,防止煤粉在干燥管内发生燃烧影响其安全运行,必须将高温炉烟与热风、冷风在混合室内混合后才能进入磨煤机,使得高温炉烟的余热没有充分利用,同时,热风、冷风掺入过多,进入制粉系统的氧量增加,不但影响制粉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锅炉的氮氧化物生成量、飞灰含碳量和排烟温度均升高,影响锅炉的环保排放和经济性能。如何回收制粉系统高温炉烟余热,保证制粉系统安全运行,实现锅炉环保经济运行是褐煤锅炉火电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实现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的褐煤锅炉安全环保经济运行,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技术,回收制粉系统高温炉烟余热,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保证制粉系统安全运行,实现锅炉环保超低排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褐煤锅炉风扇磨煤机高温炉烟余热装置,以解决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的褐煤锅炉进入制粉系统高温炉烟温度过高问题,有效回收高温炉烟余热,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保证制粉系统安全运行,实现锅炉环保超低排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回收褐煤锅炉风扇磨煤机高温炉烟余热的装置,包括锅炉、高温炉烟管道、风扇磨煤机、换热器、蒸汽吹灰器和汽轮机回热系统;所述高温炉烟管道将锅炉炉膛上部与风扇磨煤机的制粉系统连通,该高温炉烟管道设有截止风门;所述换热器设于高温炉烟管道内,换热器的冷流入口与汽轮机回热系统的凝结水出口连通,换热器的热流出口与汽轮机回热系统的凝结水入口连通,将换热器冷流入口与汽轮机回热系统凝结水出口连通的管道以及将换热器热流出口与汽轮机回热系统凝结水入口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有截止阀;所述蒸汽吹灰器设于高温炉烟管道内并位于换热器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吹灰器与吹灰蒸汽源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装置中设计了褐煤锅炉风扇磨煤机高温炉烟余热回收装置,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有效控制磨煤机入口温度,减少进入制粉系统氧量,保证制粉系统安全运行,实现锅炉环保超低排放。

2、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直接回收高温炉烟余热,用于加热汽轮机回热系统凝结水,系统简单,效率高,投资费用少。

3、在换热器前设置蒸汽吹灰器,有效解决换热器结渣结灰难题,保持换热器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炉;2-风扇磨煤机;3-换热器;4-蒸汽吹灰器;5-截止风门;6-汽轮机回热系统;7-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实质性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7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