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处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958267.5 申请日: 2018-06-21
公开(公告)号: CN208440474U 公开(公告)日: 2019-01-29
发明(设计)人: 丁宇;曲毅;郝进伟;张华巍;王兆选;张培杨;谢辉;杨宏旺;曹贻社;常安;盖君朋;贾宁;金田宗;康琦;李鹏;梁春花;柳晓明;马吉飞;牟玉明;裴俊玲;任国杰;宋晓琳;孙国剑;王翠辉;吴晓峰;夏鸿飞;刘丽;肖洪钢;武伟;于海深;臧岐山;张广为;张来君;赵伟龙;郑勇 申请(专利权)人: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
代理公司: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代理人: 马国冉
地址: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出水区 进水区 活性炭过滤单元 生物膜反应单元 本实用新型 处理装置 中水回用 同侧 体内 出水水质 可控制式 内循环管 生物反应 筒形隔板 筒形壳体 循环处理 有效保障 中水处理 膜单元 潜水泵 体内部 筒形壳 隔层 减小 占用 配合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内部设置有筒形隔板,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生物膜反应单元,生物膜反应单元的一侧为第一进水区、另一侧为第一出水区,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的一侧为第二进水区、另一侧为第二出水区,第一出水区与第二进水区位于同侧,第一进水区与第二出水区位于同侧,第一出水区通过潜水泵连接第二进水区,第二出水区通过内循环管连接第一进水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物反应膜单元和活性炭过滤单元配合实现中水处理,通过内外隔层设计,有效减小了设备的占用体积,通过可控制式的循环处理,使得出水水质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水回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采取合适的技术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中水回用作为一种可减少污水排放量,降低污水对天然水体的污染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备受关注。在发达国家,中水回用已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广泛应用。

专利CN205874056U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设备。主要包括:水箱,储存罐,管道以及滤膜管组成。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逆渗透技术,使得中水中溶质与溶剂的分离更加彻底,降低了中水排放的污染性。专利CN206051781U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斜板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消毒池和脱氯池组成。该设备运行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有效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专利CN107176772A公开了一种生物-物理处理的中水回用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A/O反应池,砂滤池,在反应池内增设折流板,形成上下流区,该设备结合了A/O工艺和物理砂滤,提高了出水水质。专利CN107447847A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组合池及中水回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反应池,反应池分隔独立的四个反应区。专利CN107746129A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中水回用及纯水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原水箱,中水箱和清水箱,原水箱和中水箱之间依次连接超滤进水泵,盘式过滤器以及超滤系统。经设备的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及自动化控制,并能够根据水处理设备的状态进行在线自动清洗。专利CN20644741U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污水进水管,格栅池,过滤装置以及膜生物反应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应用方便,中水回用成本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专利CN206970418U公开了一种循环中水回用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中间水箱,产水箱,保安过滤装置,增压泵,膜成套装置组成。该装置通过循环管道,将膜处理系统的浓水进行二次过滤,提高清水的产水率,降低浓水产量,提高了浓水的浓度,减少后续处理成本。

但上述现有技术均存在处理效率不高、设备较为复杂的劣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处理装置,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内部设置有筒形隔板,筒形隔板将筒形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对进水进行处理的生物膜反应单元,生物膜反应单元的一侧为第一进水区,生物膜反应单元的另一侧为第一出水区,所述的第二腔体内设置有对进水进行过滤的活性炭过滤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的一侧为第二进水区,活性炭过滤单元的另一侧为第二出水区,第一出水区与第二进水区位于同侧,第一进水区与第二出水区位于同侧,第一出水区通过潜水泵连接第二进水区,第二出水区通过内循环管连接第一进水区,内循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设置于筒形壳体上进水管连接第一进水区,设置于筒形壳体上排水管连接第二排水区,排水管的高度高于内循环管的高度。

污水首先从进水管进入生物膜反应单元,经反应后经过潜水泵进入活性炭过滤单元,若经活性炭过滤层出水水质较差,打开内循环管上的控制阀,将水重新打入生物膜反应单元继续循环处理,处理好的水经排水管排出外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毅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毅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8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