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电路的开水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8988.6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峻;冯家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41/00 | 分类号: | A47J41/0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明洲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浮漂 密封橡胶圈 报警电路 金属导电片 开水瓶 静触头 水位 发光二极管闪烁 本实用新型 蜂鸣器报警 报警信号 底部支撑 活动销轴 内部延伸 内胆内壁 内胆瓶口 瓶身内壁 市场应用 提醒用户 制造成本 口外壁 包覆 导通 内胆 内嵌 瓶身 上移 预设 接通 开水 把手 升高 | ||
一种带报警电路的开水瓶,包括瓶身、内胆、把手、底部支撑物及密封橡胶圈,密封橡胶圈固定于内胆瓶口外壁及瓶身内壁之间,且密封橡胶圈包覆内胆瓶口顶部,向内部延伸至内胆内壁。密封橡胶圈内嵌有导电浮漂系统,导电浮漂系统包括静触头金属导电片、动触头金属导电片、活动销轴、导电浮漂。打开水的过程中,升高的水位使导电浮漂上移将静触头金属导电片导通,报警电路接通并发出报警信号,发光二极管闪烁红色,蜂鸣器报警,提醒用户水位到达预设高度。本实用新型将导电浮漂系统及报警电路与传统开水瓶相结合,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使用安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报警电路的开水瓶。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在开水机或其它地方打开水,需要时不时观察开水是否打满,但是在光线较暗或者视线被遮挡的情况下,不能准确判断开水瓶内储水量,不知道开水是否打满,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或者发生烫伤等安全事故。
目前带有水位指示装置的开水瓶,通常结构为:内胆底部连通透明水位指示管,透明水位指示管的上方或者下方安装指示灯,在瓶身的一侧留有用于观察水位的窗口,在窗口处设有透明面板,通过该窗口观察透明水位指示管的水位高度,从而得知内胆的储水量。
然而,上述开水瓶的设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开水瓶形状及结构的限制,透明水位指示管距离瓶口较远,不在接近瓶口处,因此不能用于判断打开水的过程中开水是否打满;(2)内胆底部需要开口,再与透明水位指示管连通,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报警电路的开水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报警电路的开水瓶,包括瓶身1、内胆2、把手3、底部支撑物4及密封橡胶圈5,密封橡胶圈5固定于内胆2瓶口外壁及瓶身1内壁之间,且密封橡胶圈5包覆内胆2瓶口顶部,向内部延伸至内胆2内壁;密封橡胶圈5内嵌有导电浮漂系统。导电浮漂系统包括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活动销轴53 及导电浮漂54。
把手3内设置有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保护电阻32、电池盒 33、导线34、开关36、蜂鸣器31和/或发光二极管35;保护电阻 32、电池盒33、开关36、蜂鸣器31和/或发光二极管35通过导线 34依次连接,并分别用耐高温防水胶粘接固定于把手3内。发光二极管35对应把手3处开口,使发光二极管35暴露在把手3外部。
进一步地,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与导电浮漂54通过活动销轴 53连接,且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底部设置限位块521。
进一步地,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及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顶部分别与导线34正极及负极焊接,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及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分别都内嵌于密封橡胶圈5内,连接处用耐高温防水胶粘接固定,底部均延伸至内胆2内腔。
进一步地,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及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均与内胆2底部垂直,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顶部与动触头金属导电片 52顶部平齐;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的高度比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 的高度高1-2cm,导电浮漂54的长度比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与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的间距大3-5mm,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及动触头金属导电片52与内胆2瓶口顶部的距离分别为8cm以上。
进一步地,静触头金属导电片51底部为“八”字型凹槽,且“八”字型凹槽与导电浮漂54垂直。
进一步地,导电浮漂54包括导电金属外壳及无机非金属固体浮力材料;导电金属外壳内部中空,周边带卡扣541;无机非金属固体浮力材料安装于导电金属外壳内部,用卡扣541固定,再用耐高温防水胶粘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8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烫伤保温暖瓶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拔取的密封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