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屏幕的游戏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9091.5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峰;马尧;姜珂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鸡快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2145 | 分类号: | A63F13/2145;A63F13/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何国锦;廖军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幕 控制器 信号生成单元 模数转换单元 信号输出单元 游戏操作 信号采集单元 游戏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游戏控制器 数字信号 控制器连接 信号输出端 映射数据库 触摸动作 存储游戏 干扰信号 扫描信号 输出干扰 输入指令 物理反馈 映射关系 转换扫描 采集端 操作系统 采集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触摸屏幕的游戏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信号采集单元、模数转换单元、信号生成单元、信号输出单元,游戏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内存储游戏控制器的输入指令与触摸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映射数据库,控制器与信号采集单元、信号生成单元、模数转换单元连接,信号生成单元与信号输出单元连接,采集端采集触摸屏幕的扫描信号,模数转换单元转换扫描信号为数字信号,控制器分析数字信号的频率和幅度,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干扰信号,信号输出单元输出干扰信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直接通过游戏控制器进行触摸屏幕游戏操作,无需改动设备,不受操作系统的限制,提高游戏操作体验,给触摸屏幕游戏操作带来更好的物理反馈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摸屏幕的游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触屏操作为主流的游戏操控方式,能够实现人与设备之间的灵活、直观的交互,特别是在移动设备领域,如手机、平板电脑;目前移动设备的游戏内容操作适配以触屏为主,游戏开发商忽略了接入游戏控制器进行操控,没有对游戏控制器做针对性接入,仅实现触屏操作,触屏操作无法满足物理反馈感高的游戏操控需求,操作体验感差。目前游戏按制器如手柄、键盘鼠标、IMU传感器,需要通过接入设备的标准HID协议、专用SDK、破解或修改改包植入SDK等方式,其中标准HID协议、专用SDK需要游戏开发者主动接入,破解改包植入SDK会影响应用的完整性并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如后续升级、法律风险、官方支持等,且还面临不同平台如Android、iOS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触摸屏幕的游戏控制装置,解决了无法直接通过游戏控制器进行触摸屏幕游戏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触摸屏幕的游戏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信号采集单元、信号生成单元、信号输出单元、映射数据库,游戏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映射数据库连接,所述映射数据库存储所述游戏控制器的输入指令与触摸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及所述游戏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对应触摸屏幕的坐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所述信号生成单元连接,所述信号生成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出单元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的采集端贴合在所述触摸屏幕上,所述采集端采集触摸屏幕的扫描信号,所述控制器分析所述扫描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所述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干扰信号,所述信号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贴合在触摸屏幕上,所述输出端与当前游戏场景中的按钮位置对应,所述信号输出单元输出干扰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的采集端具体为电极的公共端,所述信号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具体为所述电极的电极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固定在透明板上,所述透明板与所述触摸屏幕贴合,所述电极位置与当前游戏场景中的按钮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通过印刷电路搭载在所述透明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与所述触摸屏幕吸合,所述电极通过导线接入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所述信号输出单元。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电极组成电极矩阵,所述电极矩阵搭载在透明板上,所述透明板与所述触摸屏幕贴合,所述电极矩阵通过排线接入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所述信号输出单元。
进一步地,还包括参数识别单元和数据库匹配单元,所述参数识别单元、所述数据库匹配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参数识别单元识别触屏终端的屏幕分辨率、横竖屏状态、当前游戏场景;所述数据库匹配单元匹配所述屏幕分辨率、横竖屏状态、当前游戏场景对应的映射数据库。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库更新单元,所述数据库更新单元与所述数据库连接,所述数据库更新单元通过外部数据导入的方式更新所述映射数据库。
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电极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板包括薄膜和ITO。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鸡快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鸡快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9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将机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操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