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抗粉剂生产用反应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0473.X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泉;张正亮;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衢州鼎盛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郑阳政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带 粉剂 反应桶 吸水层 驱动辊 凹坑 本实用新型 冷凝水滴 侧壁 桶盖 混凝土 按压 驱动电机 上端 挤压辊 内表面 水坑 桶体 外周 投影 转动 挤压 开口 基层 挤出 驱动 生产 制作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抗粉剂生产用反应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桶盖的内表面上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内设有环形吸水带,所述吸水带内穿设有两根驱动吸水带转动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中的一根同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所述吸水带包括基层和连接在基层的外周面上的吸水层,所述凹坑内还设有配合一根所述驱动辊按压所述吸水层而使得吸水层内的水挤出的挤压辊,所述侧壁内设有接住吸水层挤压出的水的接水坑,所述吸水带向下的投影完全覆盖住侧壁上端的开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防止反应桶中产生的冷凝水滴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反应桶制作抗粉剂的过程中冷凝水滴下而影响抗粉剂的品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抗粉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抗粉剂生产用反应桶。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其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随着混凝土的迅速发展,外加剂已经成为混凝土中继水泥、砂、石和水之外不可缺少的第五组分。尤其在配制高强或超强混凝土时,外加剂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其中抗粉剂即为水泥外加剂的一种。
现有的混凝土抗粉剂在需要进行搅拌加工时是在反应桶(包括桶体和搅拌器)内完成,不需要搅拌进行加工时是在带盖的反应桶内完成的。现有的反应桶用于加热混凝土抗粉剂存在以下不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会在反应桶的桶盖上进行冷凝而低落下,从而导致位于反应桶上方的抗粉剂的品质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反应桶桶盖上产生的冷凝水滴下的混凝土抗粉剂生产用反应桶,解决了现有的反应桶制作抗粉剂的过程中冷凝水滴下而影响抗粉剂的品质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混凝土抗粉剂生产用反应桶,包括桶体和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四棱锥型,所述桶体包括四边形的侧壁和连接在侧壁下段的桶底,所述底壁壁内设有对桶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的第一电热器,所述桶盖的内表面上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内设有环形吸水带,所述吸水带内穿设有两根驱动吸水带转动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中的一根同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所述吸水带包括基层和连接在基层的外周面上的吸水层,所述凹坑内还设有配合一根所述驱动辊按压所述吸水层而使得吸水层内的水挤出的挤压辊,所述侧壁内设有接住吸水层挤压出的水的接水坑,所述吸水带向下的投影完全覆盖住侧壁上端的开口。使用时通过第一电热器进行加热。水蒸气在吸水带上产生冷凝时水被吸水层吸附,当吸水带转动而经过挤压辊时水被挤压出而滴落到接水坑内而使得吸水层内的含水降低,从而使得吸水层不会产生含水量太多而掉落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接水坑内还设有朝向所述吸水层的吸风口,所述挤压辊位于吸风口远离侧壁中心的一侧,所述吸风口同吸风机的进口对接在一起。能够防止水产生回流而滴落到桶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辊同固接在凹坑上的擦水条密封抵接在一起。能够防止挤压辊上的水积聚太多而影响挤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桶盖上设有若干贯通凹坑的透气孔,所述吸水带所围成的空间内部设有对吸水带朝向桶盖的一侧进行加热的第二电热器。能够对被挤压辊挤水后的吸水层进行被烘干,使得吸水层转动到朝向侧壁上时干燥程度好,以提高吸水效果。此时擦水条起到防止吸附口对桶盖和吸水带之间的空间进行抽风的作用,以避免加热时产生的水汽不能够通槽地从透气孔挥发出。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带通过密封环同所述侧壁的上端密封连接在一起而密封的盖在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有效防止冷凝水滴落到桶体内而影响抗粉剂的品质;桶体设计为四棱柱型,便于被吸水带进行覆盖,如果采用现有的圆形结构则安装吸水带时不便且会导致吸水带的利用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衢州鼎盛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衢州鼎盛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0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生产中工艺塔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