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2968.6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峥;冯玉川;何朝凌;李刚;杨帆;南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春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纤维层 无机颗粒 下纤维层 加强层 渗透孔 锂离子电池隔膜 聚乙烯保护层 无机涂层 陶瓷层 吸液孔 下层 上层 本实用新型 薄膜整体 挂液能力 隔膜 薄膜 爆炸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无机涂层,所述无机涂层上设有无机颗粒上层,下设有无机颗粒下层,所述无机颗粒上层和无机颗粒下层外设有陶瓷层,所述陶瓷层外设有上纤维层和下纤维层,所述上纤维层和下纤维层外均设有加强层,所述上纤维层和下纤维层内分布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中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吸液孔,所述加强层外设有聚乙烯保护层。优点是:渗透孔中的吸液孔可增加隔膜的挂液能力;而上纤维层、下纤维层以及加强层的设计可增加薄膜的强度,降低爆炸的风险;聚乙烯保护层对薄膜整体有进一步的保护,提高了其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质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特性,具有安全可靠、环保且具有快速充放电等优点,成为新兴电源技术的研究热点,隔膜在电芯中的主要作用是起到隔离电极正极和负极的作用,具有绝缘性和离子导电性,现有的锂电池隔膜技术不够成熟,会出现挂液效率低、易爆炸等缺点。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无机涂层,所述无机涂层上设有无机颗粒上层,下设有无机颗粒下层,所述无机颗粒上层和无机颗粒下层外设有陶瓷层,所述陶瓷层外设有上纤维层和下纤维层,所述上纤维层和下纤维层外均设有加强层,所述上纤维层和下纤维层内分布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中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吸液孔。
所述加强层外设有聚乙烯保护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渗透孔中的吸液孔可增加隔膜的挂液能力;而上纤维层、下纤维层以及加强层的设计可增加薄膜的强度,降低爆炸的风险;聚乙烯保护层对薄膜整体有进一步的保护,提高了其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无机涂层1,所述无机涂层1上设有无机颗粒上层2,下设有无机颗粒下层3,所述无机颗粒上层2 和无机颗粒下层3外设有陶瓷层4,所述陶瓷层4外设有上纤维层5和下纤维层 6,所述上纤维层5和下纤维层6外均设有加强层7,所述上纤维层5和下纤维层 6内分布有渗透孔8,所述渗透孔8中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吸液孔9,无机颗粒上层 2和无机颗粒下层3位于陶瓷层4内,可避免了无机颗粒的游离。
所述加强层7外设有聚乙烯保护层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渗透孔8中的吸液孔9可增加隔膜的挂液能力;而上纤维层5、下纤维层6以及加强层7的设计可增加薄膜的强度,降低爆炸的风险;聚乙烯保护层10对薄膜整体有进一步的保护,提高了其强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春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春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2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锂电池隔膜
- 下一篇:一种AGM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