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3094.6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君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柱 行车式刮吸泥机 工作桥 吸泥管 建筑工程 微型电机 吸泥管道 电动机 防水壳 固定柱 连接杆 输出轴 圆环片 转动盘 上套 通口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固定环 控制箱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包括工作桥和吸泥柱,所述吸泥柱设置在工作桥底部,所述工作桥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电动机和蓄电池,所述吸泥柱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吸泥柱两侧均设置有吸泥管道,所述吸泥管道上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上设置有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上设置有防水壳,所述防水壳内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吸泥管内设置有圆环片,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边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连接杆,所述圆环片与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吸泥柱上套设有固定环,该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吸泥效果好,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属于建筑吸泥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城市发展迅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建筑物的建造,在建造建筑物时,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设备,大大小小的建筑用具都是必不可少,吸泥机也是建筑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建筑用具之一,吸泥机一般应用在处理污水的建筑物内,但是现在的吸泥机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普通的吸泥机在使用时经常出现堵塞情况,因此影响吸泥效率,另一方面,吸泥机在转动过程中会导致水底的泥块向上悬浮,因此容易出现吸泥不彻底的情况,所以现在需要一种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吸泥效果好,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堵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包括工作桥和吸泥柱,所述吸泥柱设置在工作桥底部,所述工作桥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电动机和蓄电池,所述吸泥柱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吸泥柱两侧均设置有吸泥管道,所述吸泥管道上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上设置有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上设置有防水壳,所述防水壳内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吸泥管内设置有圆环片,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边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套设有连接杆,所述圆环片与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吸泥柱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设置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通过电动伸缩杆一与固定环连接,所述移动环边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环扣设置在电动伸缩杆二底部,所述吸泥柱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吸泵,所述空腔底部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开关组,所述开关组通过电线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分别与电动机、微型电机、电动伸缩杆一、电动伸缩杆二、吸泵和阀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工作桥两端均设置有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泥管上设置有进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使用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时,由于圆环片在电动机的和连接杆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在吸泥管内做往返运动,因此较大的泥块进入进泥口时能够被打碎,从而防止吸泥管与吸泥管道内被泥块堵塞;
2.该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能够通过过滤网将水里漂浮的较大泥块推到吸泥管道附近,从而方便吸泥,并且在搅动过程中能够防止泥块上浮;
3.该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吸泥效果好,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行车式刮吸泥机的吸泥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君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君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3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