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厂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3403.X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2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富;龙文平;李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换热器 凝结水管 除氧器 换热管 乏汽 除氧器乏汽 排空管 本实用新型 回收装置 火电厂 补充水 换热 排空 冷却 冷却水回收 热经济性 再次利用 回收 出汽端 出水口 进水口 冷却水 水箱 减小 壳程 排汽 噪声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火电厂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属于除氧器乏汽回收技术领域,包括除氧器、凝结水管和乏汽排空管,除氧器上设有凝结水管,乏汽排空管的排空出汽端与表面换热器相连接,凝结水管上设有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与表面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表面换热器的出水口设有第二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与凝结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原乏汽排空管引接至表面换热器壳程进行冷却换热,并将原除氧器的补充水引接至表面换热器作为冷却水,经换热后再回到除氧器,可有效的回收原排汽中的热量,提高补充水温度,提高热经济性,且冷却后的冷却水回收至水箱可再次利用,降低乏汽排空压力,减小工作环境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氧器乏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除氧器是火电厂生产工艺流程中确保锅炉生产安全,把进入锅炉的炉水进行前置除氧的装置。其分离出来的氧气和其他不凝结气体以及部分未经换热的蒸汽(简称乏汽)通过排空管向外排放,一方面造成热经济损失,同时还因带有一定压力的乏汽外排时产生尖锐的噪音,影响现场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1)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电厂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包括除氧器、凝结水管和乏汽排空管,所述除氧器上设有所述凝结水管,并且所述乏汽排空管通过连接在所述除氧器上用于泛汽排空,所述乏汽排空管的排空出汽端与表面换热器相连接,所述凝结水管上设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表面换热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表面换热器的出水口设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凝结水管相连通,所述凝结水管上设有第一截止球阀,所述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二截止球阀,所述第二换热管上设有第三截止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换热器上设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另一端连通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截止球阀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凝结水管连接端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换热器上设有第二乏汽排空管。
本实用新型现有的系统中增加一表面换热器,将原乏汽排空管引接至表面换热器壳程进行冷却换热,并将原除氧器的补充水引接至表面换热器作为冷却水,经换热后再回到除氧器,乏汽经冷却后压力降低,不凝结气体可以通过第二乏汽排空管排往大气。
(2)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原乏汽排空管引接至表面换热器壳程进行冷却换热,并将原除氧器的补充水引接至表面换热器作为冷却水,经换热后再回到除氧器,可有效的回收原排汽中的热量,提高补充水温度,提高热经济性,且冷却后的冷却水回收至水箱可再次利用,降低乏汽排空压力,减小工作环境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火电厂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案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包括除氧器1、凝结水管2和乏汽排空管3,所述除氧器1上设有所述凝结水管2,并且所述乏汽排空管3通过连接在所述除氧器1上用于泛汽排空,所述乏汽排空管3的排空出汽端与表面换热器4相连接,所述凝结水管2上设有第一换热管5,所述第一换热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表面换热器4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表面换热器4的出水口设有第二换热管6,所述第二换热管6的另一端与所述凝结水管2相连通,所述凝结水管2上设有第一截止球阀21,所述第一换热管5上设有第二截止球阀51,所述第二换热管6上设有第三截止球阀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和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3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