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和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3620.9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6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娄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养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和反应器 搅拌器 上封头 下封头 搅拌器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 减速机支座 回料出口 回料进口 减速电机 进料管 进料口 罐体 电机输出轴 固定搅拌器 管路连接 罐体侧面 进料液体 使用寿命 反应器 出料口 放净口 放空口 晃动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和反应器,包括罐体、上封头以及下封头,上封头固定有减速机支座,减速机支座的固定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与搅拌器连接,下封头中设置有搅拌器固定座,搅拌器固定座中固定搅拌器;上封头还设置有若干进料口、放空口以及回料进口,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延伸至罐体底部;罐体侧面设置有出料口,下封头中设置有放净口以及回料出口,回料出口经泵后与回料进口之间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和反应器,能够保证进料液体在反应器内充分反应,同时还可以避免搅拌器晃动严重,延长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和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多采用升流式中和反应器对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用石灰石(CaCO3)或白云石(MgCO3)与酸性废水作用,从而达到中和废水的目的。使用时,预先在中和反应器内投放片碱、石灰等碱性的反应填料,酸性废水从中和反应器的进料口进入,在中和反应器中与碱性的反应填料进行中和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清水则从中和反应器的出料口排走。现有技术中,酸性废水从中和反应器的顶部进料口进入,通过搅拌器将其与碱性填料反应。这种设计的缺陷在于当酸性废液量较大时,只通过搅拌器搅拌,酸性废液与碱性填料之间的混合并不充分,因此中和反应不彻底;其次,现有技术中反应器中的搅拌器在搅拌过程中晃动严重,增大搅拌器的搅拌阻力,不但缩短搅拌器的寿命,同时还造成反应器内部的反应液无序扰动严重,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和反应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和反应器反应料液混合不均匀所导致的中和反应不彻底以及搅拌器晃动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和反应器,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顶部的上封头以及设置于罐体底部的下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减速机支座,所述减速机支座的上部固定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上封头后与搅拌器连接,所述下封头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器固定座,搅拌器固定座中固定有轴承座,搅拌器的底部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上封头还设置有若干进料口,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延伸至罐体底部;所述上封头中设置有放空口以及回料进口,所述罐体侧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下封头中设置有放净口以及回料出口,所述回料出口经泵后与回料进口之间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以及若干组搅拌叶,搅拌杆一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搅拌杆的另一端与轴承座连接,多组搅拌叶沿搅拌杆轴向分布。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封头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机械密封。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沿加料板的轴向分布,进料管通过固定板与罐体固定。
优选的,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若干挡板,挡板沿罐体轴向设置,利用支撑角钢将挡板与罐体固定。
优选的,靠近罐体的底端所述罐体一侧开设有远传温度计口。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部设置有耳座,所述耳座上固定设置于接地板。
优选的,所述上封头中还设置有人孔。
优选的,所述回料出口处设置有筛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和反应器,在进料口处设置进料管,进料管延伸至罐体底部,进料液体通过搅拌装置与罐体内部的填料混合,通过在罐体上连接回料管路,使得料液从罐体底部流出并从罐体顶部返回至罐体内,进而提高罐体内部反应液体的混合均匀程度;此外,通过在下封头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搅拌器固定座,通过轴承座将搅拌器与搅拌器固定座连接,从而避免搅拌器在搅拌过程中晃动严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和反应器,能够保证进料液体在反应器内充分反应,同时还可以避免搅拌器晃动严重,延长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养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倍养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3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PAM自动化加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验废酸溶液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