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代步车辆的轮毂和代步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4172.4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8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章思远;高庶三;柯玮佳;陆卫宝;张笑笑;叶海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2 | 分类号: | B60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辐 花鼓 代步车辆 轮毂 本实用新型 两组 轮圈 偏移预定距离 放射状分布 结构稳定性 中心面 轴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车辆的轮毂和代步车辆。该代步车辆的轮毂包括花鼓、轮圈和六套轮辐,所述轮辐呈放射状分布从所述花鼓连接至所述轮圈,六套所述轮辐分为两组,每组所述轮辐包括三套轮辐,两组所述轮辐在所述花鼓上的连接处从所述花鼓的中心面沿所述花鼓的轴向分别向花鼓的两端偏移预定距离。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轮毂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代步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车辆的轮毂和代步车辆。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车等代步车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行业迅速发展,代步车辆和的应用量得到大幅提升。以共享单车为例,不同于传统的私人自行车的应用环境,共享单车的应用特点包括:用户不固定、应用路况不确定、等时间段中反复使用次数不稳定等。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单车所面临的应用条件更多样化、更复杂,传统自行车的一些零部件结构并不适应这种应用条件。
车轮是代步车辆的重要部件,其对车辆起到支撑作用。车轮的中心以可旋转的形式连接在车辆上,车轮的外圈上套设有轮胎并与地面接触。在车轮的中心与外圈之间设置有辐条,所述辐条对车轮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共享单车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被搬动或转移位置,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共享单车会受到更多的非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碰撞和振动。应用在共享单车上的传统车轮在反复承受非正常使用状态相爱的碰撞和振动后容易出现变形,进而造成共享单车无法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代步车辆的轮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代步车辆的轮毂,包括花鼓、轮圈和六套轮辐,所述轮辐呈放射状分布从所述花鼓连接至所述轮圈,六套所述轮辐分为两组,每组所述轮辐包括三套轮辐,两组所述轮辐在所述花鼓上的连接处从所述花鼓的中心面沿所述花鼓的轴向分别向花鼓的两端偏移预定距离。
可选地,每套所述轮辐的延伸方向沿着所述轮圈的圆周方向相互间隔60度。
可选地,所述预定距离的范围为2-16mm。
可选地,所述预定距离为15mm。
可选地,每套所述轮辐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轮辐。
可选地,两组所述轮辐分别依次间隔的分布在所述花鼓周围。
可选地,所述轮毂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轮辐与所述花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轮辐与所述轮圈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轮辐呈椭圆柱或矩形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代步车辆,包括车身主体和上述轮毂,所述轮毂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所述轮圈外套设有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轮毂采用分为两组的共六套轮辐对轮圈进行支撑。两组轮辐在花鼓上的连接处相互偏移预定距离,从而在轮毂的轴向上提供更稳定的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毂的结构稳定性更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毂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轮毂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4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