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轮罩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5694.6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毅炳;何融;周士冲;罗晓瑜;李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上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部 延展部 护板 汽车后轮罩 护板本体 后轮罩 延展 一体成型的 防护性能 冲压 传统的 加强筋 平板部 凹进 弧板 上缘 适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轮罩护板,该护板包括冲压一体成型的护板本体,护板本体包括弧形部、平板部、第一上延展部和第二上延展部,其中在弧形部上设置加强筋,增强了整个后轮罩弧板的强度;并在弧形部的上缘两侧延展式设置的第一、二上延展部,将传统的这两个部位的长度进行延展,并形成第一、二凹进区,使其安装好后的结构更加稳定;此外该后轮罩护板的结构简单、安装适配良好且防护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护板,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轮罩护板,属于汽车用装饰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用后轮罩护板是安装在汽车后轮轮罩上方的护板,其与车身连接,除能够起到装饰作用外,还能够起到加强车身结构并对泥水、沙土等进行阻挡形成防护的作用,避免对轮罩的损害,此外轮罩护板通常还具有吸音减振的功效,能够提高驾乘人员的使用舒适感。目前的汽车后轮罩护板由于需要安装适配的部件较多,因此结构复杂不能很好地进行适配,且安装工艺较为繁琐,结构强度不高,难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轮罩护板,其结构简单、安装适配良好且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后轮罩护板,包括冲压一体成型的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包括弧形部、平板部、第一上延展部和第二上延展部;其中
所述弧形部呈半弧状曲面结构,该弧形部的正中处背向半弧状曲面结构圆心方向凸起形成有一呈梯形金字塔状的容置腔,且弧形部的外弧面上位于该容置腔两侧处沿弧形部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所述平板部由弧形部的一端沿径向朝外翻折形成,且该平板部上开设有平板部定位孔;
所述第一上延展部由弧形部上缘对应容置腔一侧处朝向弧形部的内弧面延伸形成;
所述第二上延展部由弧形部上缘对应容置腔另一侧处朝向弧形部的内弧面延伸形成,该第二上延展部邻第一上延展部边缘侧沿径向朝内形成条状延展部;
所述第一上延展部与第二上延展部相邻边缘侧之间形成第一凹进区,所述条状延伸部与第二上延展部远离第一上延展部边缘侧之间朝外凹进形成第二凹进区。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容置腔的顶部开设有容置腔定位孔。
所述加强筋沿容置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且每侧设置间隔排布的2-4条。
所述第一上延展部上形成有向内凹进的延展平台,第一上延展部内缘紧邻延展平台处设有第一定位凸台,该第一定位凸台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二上延展部上位于条状延伸部处朝外凸起形成第二定位凸台,该第二定位凸台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且所述条状延伸部的自由端处开设有第三定位孔。
所述弧形部的另一端处开设有第四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后轮罩护板在弧形部上设置加强筋,增强了整个后轮罩护板的强度;并在弧形部的上缘两侧延展式设置了第一、二上延展部,将传统的这两个部位的长度进行延展,并形成第一、二凹进区,使其安装好后的结构更加稳定;此外该后轮罩护板的结构简单、安装适配良好且防护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
1-弧形部;11-容置腔;12-加强筋;13-容置腔定位孔;14-第四定位孔;
2-平板部;21-平板部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上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上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5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