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聚羧酸单体减水剂反应釜热能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9803.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9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市秀霖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113008 辽宁省沈阳市新抚区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回收罐 反应釜体 内外加热 热能接收 外加热 盘管 连通 热能转换器 内加热管 外加热管 反应釜 减水剂 聚羧酸 内盘 制备 本实用新型 管线连接 加热输送 输送管线 罐体 回收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聚羧酸单体减水剂反应釜热能转换器,主要包括反应釜体、与反应釜体连通的内外加热盘管和热能回收罐,所述反应釜体通过内外加热盘管与热能回收罐连通并统一回收热能至热能回收罐,所述内外加热盘管包括外加热管层与内加热管,所述热能回收罐罐体上设有热能接收内盘管线与热能接收外加热管线,所述外加热管通过外加热输送管线与热能外加热管线连接,所述内加热管通过内加热输送管线与热能接收内盘管线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羧酸单体减水剂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聚羧酸单体减水剂反应釜热能转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混凝土减水剂制造行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混凝土减水剂制造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混凝土减水剂产品品种齐全,性能不断提高,产量位居世界之首,年增长速度超过20%,满足了近年来我国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以及桥梁等基础建设及房地产高速增长的需求。
聚羧酸系减水剂以其在掺量较低时就能产生理想的减水和增强效果、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较小、坍落度保持性较好、不掺和料适应性相对较好、对混凝土干缩性影响较小、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不排出废液及磺酸根和氯离子含量低等突出特点,成为继萘系、密胺系、脂肪族系和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之后的新一代减水剂。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乙氧基化反应是由含有活泼氢的起始剂与环氧乙烷进行加成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反应热,反应热需要及时带走才能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反应初期,含活泼氢的起始剂需要升温脱水,并加热到反应所需的引发温度,才能与环氧乙烷进行反应,即含活泼氢的起始剂在反应前需要升温,在反应过程中需要降温,针对此特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聚羧酸单体减水剂反应釜热能转换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其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聚羧酸单体减水剂反应釜热能转换器,主要包括反应釜体、与反应釜体连通的内外加热盘管和热能回收罐,所述反应釜体通过内外加热盘管与热能回收罐连通并统一回收热能至热能回收罐,所述内外加热盘管包括外加热管层与内加热管,所述热能回收罐罐体上设有热能接收内盘管线与热能接收外加热管线,所述外加热管通过外加热输送管线与热能外加热管线连接,所述内加热管通过内加热输送管线与热能接收内盘管线连通。
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内加热管和外加热管与反应釜体连接处均设有循环泵。
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内外加热盘管将反应釜体中的起始剂由循环泵输送到转换换热器的外加热管层,然后进入内加热管后重新进入反应釜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上述所述的一种制备聚羧酸单体反应釜热能转换器,所述经改造后,只要是连续生产装置均无需蒸汽加热(除第一釜外),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足以满足需要,另外由于料料换热器减轻了主换热器的负担,使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另外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产品聚乙二醇含量低,色泽好,分子量分布更窄,游离环氧乙烷含量小于0.2PPm。以AEO2为例,游离环氧乙烷降低90%,游离脂肪醇降低6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备聚羧酸单体减水剂反应釜热能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釜体,2、内外加热盘管,3、热能回收罐,2-1、外加热输送管线,2-2、外加热管层,2-3、外加热管,2-4、内加热管,2-5、内加热输送管线,3-1、热能接收内盘管线,3-2、热能接收外加热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视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市秀霖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抚顺市秀霖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9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