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紧机构以及车顶棚包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6957.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3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仲华;王帅;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刘国华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机构 压紧单元 车顶棚 边料 本实用新型 包边装置 翻边机构 天窗 开口部 边部 角部 控制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 翻转 控制角 预压模 压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紧机构以及包含该压紧机构的车顶棚包边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包括:角压紧单元,与角对应设置;边压紧单元,与边对应设置;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角压紧单元、边压紧单元以及预压模胎进行动作。本实用新型的车顶棚包边装置,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对车顶棚进行固定;翻边机构,用于将角部边料以及边部边料翻转至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压紧机构,用于将角部边料以及边部边料压紧在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上;以及控制部,用于控制定位机构、翻边机构以及压紧机构进行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紧机构以及包含该压紧机构的车顶棚包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顶棚的加工过程中,粘贴在车顶棚半成品的天窗开口部内表面的装饰面料需要从天窗开口部的内表面翻转至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并同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相粘合。现在多用包边装置来自动完成。
现有技术中的包边装置,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4162978A公开了一种包边设备,用于对具有一个天窗开口部的车顶棚进行包边,先通过翻边块向外前进动作将天窗开口部的边料从天窗开口部的内表面外推至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使边料与预涂有粘合剂的天窗开口部粘合在一起,再通过压紧块向里前进动作将边料压紧在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上。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包边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当边料被从车窗开口部的内表面翻转至车窗开口部的外表面时,由于边料处于自由状态,边料翻边后所形成的翻边折痕难以与车窗开口部的形状完全吻合,从而造成被翻转后的边料与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粘合得不整齐,易起皱,而且包边轮廓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紧机构以及包含该压紧机构的车顶棚包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紧机构,当粘贴在车顶棚的天窗开口部的内表面上的装饰面料中位于天窗开口部的角的角部边料和位于天窗开口部的边的边部边料被外翻至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时,用于将角部边料和边部边料压紧在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压紧单元,与角对应设置;边压紧单元,与边对应设置;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角压紧单元以及边压紧单元进行动作,其中,角压紧单元包括:角压紧块,与对应的角的形状相匹配;以及角压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对应的角压紧块进行向内前进或向外后退动作,当角部边料被向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的方向外推时,角压紧驱动组件驱动角压紧块进行前进动作,角压紧块将对应的角压紧,当角部边料被外推至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后,角压紧驱动组件驱动角压紧块进行前进动作,角压紧块将对应的角部边料压紧在对应的角的外表面上,边压紧单元包括:边压紧块,与对应的边的形状相匹配;以及边压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对应的边压紧块进行向内前进或向外后退动作,当边部边料被向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的方向外推时,边压紧驱动组件驱动边压紧块进行前进动作,边压紧块将对应的边压紧,当边部边料被外推至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后,边压紧驱动组件驱动边压紧块进行前进动作,边压紧块将对应的边部边料压紧在对应的边的外表面上,角压紧块呈“L”字形,包括角压紧横板以及角压紧竖板,角压紧横板的一端与角压紧竖板相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角的形状相匹配且具有向上凸出的角压紧台阶,当角部边料被向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的方向外推时,角部边料被翻折并压紧在角压紧台阶的上表面从而形成角翻边折痕,边压紧块呈“L”字形,包括边压紧横板以及边压紧竖板,边压紧横板的一端与边压紧竖板相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边的形状相匹配且具有向上凸出的边压紧台阶,当边部边料被向天窗开口部的外表面的方向外推时,边部边料被翻折并压紧在边压紧台阶的上表面从而形成边翻边折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紧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角压紧台阶的上表面的宽度为1-5mm,边压紧台阶的上表面的宽度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6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合泡棉的夹具
- 下一篇:聚双环戊二烯冲击混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