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7756.5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5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众旺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克义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丝杆 采摘装置 复进装置 复位弹簧 丝母部 采收 刮板 菌包 食用菌 便于移动 封闭端 固定座 管状体 体积小 套在 转动 进退 配合 | ||
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复进装置和刮板(1),复进装置包括套管(2)、丝杆(3)、复进杆(4)和复位弹簧(5),丝杆(3)设于套管(2)内且其一端与套管(2)的封闭端固定连接,复进杆(4)为管状体,其一端设有丝母部(6),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菌包(7)的菌包固定座(8),复进杆(4)插入到套管(2)中并通过丝母部(6)与丝杆(3)配合,使复进杆(4)可以沿丝杆(3)转动的同时沿套管(2)进退,复位弹簧(5)套在丝杆(3)上,刮板(1)固定在套管(2)的上方于复进杆(4)的周围。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体积小、便于移动、使用方便及采收效果好的优点,可以代替人工提高采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采收木耳等食用菌的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木耳等食用菌的采收工作都是由手工完成的,采摘速度慢、效率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而现有的采摘装置还不太成熟,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使用或移动不方便、采收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采收效果好的木耳等食用菌采摘装置,用以代替人工采收食用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复进装置和刮板,复进装置包括套管、丝杆、复进杆和复位弹簧,套管为一端敞口的管状体,丝杆设于套管内且其一端与套管的封闭端固定连接,复进杆为管状体,其一端设有丝母部,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菌包的菌包固定座,复进杆插入到套管中并通过丝母部与丝杆配合,使复进杆可以沿丝杆转动的同时沿套管进退,复位弹簧套在丝杆上并分别与套管的封闭端和复进杆的丝母部端抵接,刮板固定在套管的上方于复进杆的周围,将菌包放到菌包固定座上,下压菌包,在菌包随复进杆旋转并下移的过程中,通过刮板就可以将菌包外周的食用菌刮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体积小、便于移动、使用方便及采收效果好的优点,可以代替人工提高采收效率。菌包通过复进装置带动实现位移并旋转,驱动力小且灵活可靠。刮板与菌包间的距离可调,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进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食用菌采摘装置,包括复进装置和刮板1,复进装置包括套管2、丝杆3、复进杆4和复位弹簧5,套管2为一端敞口的管状体,丝杆3设于套管2内且其一端与套管2的封闭端固定连接,复进杆4为管状体,其一端设有丝母部6,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菌包7的菌包固定座8,复进杆4插入到套管2中并通过丝母部6与丝杆3配合,使复进杆4可以沿丝杆3转动的同时沿套管2进退,复位弹簧5套在丝杆3上并分别与套管2的封闭端和复进杆4的丝母部6端抵接,刮板1固定在套管2的上方于复进杆4的周围,将菌包7放到菌包固定座8上,下压菌包7,在菌包7随复进杆4旋转并下移的过程中,通过刮板1就可以将菌包7外周的食用菌刮下。刮板1为多片,均布在菌包7周围,以实现无死角采收。
所述刮板1倾斜设置,在菌包7旋转下移的过程中,使食用菌与刮板1正向接触。刮板1倾斜的角度取决于丝杆3的螺纹导程。
所述刮板1通过距离调整装置固定,用于调节刮板1与菌包7的距离。
所述距离调整装置为螺杆9,刮板1通过螺栓孔与螺杆9连接并通过螺母10锁定。距离调整装置也可以采用两个可相对移动的部件通过锁定装置固定的一些常规结构。
若干所述刮板1竖向排列并固定在一连接杆11上,连接杆11通过螺栓孔与螺杆9连接并通过螺母10锁定。
所述刮板1的内侧端采用弹性材料。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可以避免刮伤食用菌,保证完好率。弹性材料可通过螺栓固定到夹板18上的方式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众旺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众旺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7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