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预警的混凝土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8651.1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1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兵;潘江洋;苗宝广;王庆祥;张侃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G01N2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胡凌云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块 混凝土 预警 技术方案结构 实时动态监控 实时在线监测 混凝土板块 横断面 闭合电路 监测网络 平面弯折 指示机构 有效地 环向 块体 面域 区块 串联 平行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预警的混凝土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埋设有至少2个环路,所述环路由导线沿某一平面弯折而成;各个环路相互平行地分布于本体的不同深度处;每个环路上串联有一个指示机构,形成一个闭合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在混凝土内部构成立体化的监测网络,能够有效地对混凝土板块、区块和环向横断面进行大面积的实时在线监测,实现了对混凝土线位、面域和块体的立体化实时动态监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施,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预警的混凝土块,尤其适用于泄水建筑物。
背景技术
在高速水流作用下,泄水建筑物溢流面混凝土产生磨蚀或空蚀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溢流面混凝土的破坏造成水流边界分离,形成恶劣的水流流态,进而引发混凝土板块及建筑物基础大面积破坏,危及泄水建筑物安全。
关于泄水建筑物混凝土的实时监测技术一般只能对混凝土破损进行独立的点位测量,监控面积小,难以实现对混凝土板块、区块或环向横断面的大面积破损监控,如专利ZL201020695809.8。
为了及时掌握泄水建筑物溢流面混凝土的运行状态,尤其是洞式溢洪道、泄洪洞、消力池等不易直接观测到的混凝土部位,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需要有一种能够对混凝土板块、区块和环向横断面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预警的混凝土块,以实现对混凝土本体运行状态的立体化实时监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预警的混凝土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埋设有至少2个环路,所述环路由导线沿某一平面弯折而成;各个环路相互平行地分布于本体的不同深度处;每个环路上串联有一个指示机构,形成一个闭合电路。
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将环路沿某一平面/面域弯折,只需合理控制环路大小,弯折形式,即可对该环路所在的混凝土平面/面域进行监测,监测区域广;指示机构与环路串联,通过指示机构即可明显地判断出相应环路的连通情况,从而判断相应位置处是否出现磨蚀或空蚀破坏的现象。
各个环路相互平行地分布于混凝土块的不同深度处,形成立体化实时监测网络,对不同深度处的混凝土性状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泄水建筑物的水流流速、流态、压强分布、掺气浓度等水力学指标,以及溢流面曲线型式及混凝土结构特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易于受到磨蚀或空蚀破坏的混凝土块作为预警的混凝土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机构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和指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器包括电阻表、电流表和指示灯中的一种。采用电阻表时,电阻表测量环路和电源的总电阻,正常状态下,总电阻的值一定,当总电阻突然增大时,则表明磨蚀或空蚀破坏已出现在相应环路处。采用电流表时,则可通过电流大小判断,当电流表示数为0或接近0时,则表明该环路处的混凝土出现磨蚀或空蚀破坏。采用指示灯时,该指示灯可以为LED灯或普通照明灯,通过指示灯的熄灭与否或指示灯灯光的强弱,进行判断,当指示灯熄灭或指示灯灯光变弱时,则表明该环路处的混凝土出现磨蚀或空蚀破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机构为电阻表。如此,直接用电阻表测量相应环路的电阻,无需额外设置电源,监测系统得到进一步简化。
进一步地,环路数量为3个,环路的埋置深度自上而下分别为:距混凝土表面50mm~80mm、上层钢筋的上表面、下层钢筋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相邻环路之间的间距为0.005-500m,优选为0.01-250m,进一步优选为20mm-50m。
通过指示机构测量环路是否存在局部断裂情况,进而判断混凝土块的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8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