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矿山竖井提升机箕斗门关严检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9677.8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清;庄维逊;朱超;卢海波;吴骄;李贵松;李兴高;何昌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501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箕斗 矿山竖井提升 塑料容器 井筒 拉绳 门关 重锤 接近检测开关 本实用新型 定滑轮 检测 安全生产事故 挂钩 空间位置 矿用设备 事故损失 提升首绳 钢梁 尾端 悬吊 装入 节约 检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竖井提升机箕斗门关严检测的装置,属于矿用设备领域,所述的用于矿山竖井提升机箕斗门关严检测的装置包括箕斗、箕斗门、箕斗挂钩、拉绳、定滑轮、重锤、光电接近检测开关、塑料容器、井筒、提升首绳,在井筒内布置根拉绳用于感应箕斗门的空间位置,将拉绳一端固定在井筒钢梁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尾端悬吊重锤,重锤装入塑料容器内,塑料容器底部安装1个光电接近检测开关。本实用新型可及时、有效的检验箕斗门是否关严,避免因箕斗挂钩、箕斗门未关严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安装简单,节约成本,避免运行中的事故损失,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矿山竖井提升机箕斗门关严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竖井提升机在矿山提升运输过程中具有提升效率高、安全性能好、运输量大等特点,在冶金行业得到应用广泛,有效提高了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因箕斗门未关严导致卡罐等安全事故发生,将会影响整个提升运输系统,并且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高、处理难度大等问题,若能实现提前预防事故,可给企业带来经济、社会效益。拉绳式箕斗挂钩检测开关的使用,可及时、有效的掌握箕斗挂钩与箕斗门的工作状态,确保提升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箕斗在井筒内运行过程中,若箕斗门未关严,将导致箕斗门打开卡在井筒内,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矿山竖井提升机运行中因箕斗门未关严发生事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机箕斗在卸载完毕后,在箕斗门没有关闭到位的情况下,提升机未加速前,提前检测到箕斗门没有关闭到位,迫使提升机报警停机,避免提升机在运行中发生事故,确保提升机安全、平稳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用于矿山竖井提升机箕斗门关严检测的装置包括箕斗1、拉绳(4)、定滑轮5、重锤6、光电接近检测开关7、塑料容器8、井筒9,所述的箕斗1包括箕斗门2、箕斗挂钩3、提升首绳10;所述的井筒9内布置1根拉绳4,拉绳4安装在距箕斗1完全密闭状态的正常运行线路外80mm位置,拉绳4一端固定在井筒9钢梁上,拉绳4通过两个定滑轮5,拉绳4尾端悬吊重锤6,重锤6装入塑料容器8内,塑料容器8底部安装有光电接近检测开关7,光电接近检测开关7输出信号与提升机工艺控制安全回路连接。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拉绳4采用直径Φ8mm的钢绳。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塑料容器8采用直径Φ160mm长600mm的塑料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矿山竖井提升机运行中因箕斗门未关严发生事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机箕斗在卸载完毕后,箕斗门没有关闭到位的情况下,提升机未加速前,提前检测到箕斗门没有关闭到位,迫使提升机报警停机,避免提升机在运行中发生事故,确保提升机安全、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左视图;
图中,1-箕斗、2-箕斗门、3-箕斗挂钩、4-拉绳、5-定滑轮、6-、重锤、7-光电接近检测开关、8-塑料容器、9-井筒、10-提升首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9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