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浮岛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3903.X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0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明;袁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红涛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游 黑色海绵 增氧装置 增压器 水压 浮管 水净化处理装置 驱动装置 生态浮岛 喷嘴 光照式 潜水 水泵 太阳能供电装置 水净化结构 生态 间隔设置 连接结构 竖直设置 依次连接 环形网 套在 下端 机器人 外围 | ||
本生态浮岛机器人包括浮游式生态增氧装置和与浮游式生态增氧装置连接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该浮游式生态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水泵和连接在潜水水泵上的水压增压器,在水压增压器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嘴,所述的水压增压器固定在浮游架上且在浮游架上还连接有套在喷嘴下端周向外围的环形网,浮游架与驱动装置连接且驱动装置与太阳能供电装置连接,所述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且依次连接的环形浮管,任意一个环形浮管通过连接结构与浮游架连接,在每根环形浮管上分别连接有黑色海绵块,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相互连接或者间隔设置,在每块黑色海绵块上分别设有水净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浮岛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景观点或者池塘中,一般会采用曝气装置进行增氧。
曝气装置的增氧,其虽然能够满足一定程度上的水质氧气改善要求,但是,不论是曝气装置还是喷泉的方式,还是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即,增氧效率较低。
其次,池塘和河水其会被污染,而被污染后则难以在短时间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导致整个环境被污染。现有的很多发明人设计了利用无纺布等等材料,然后在无纺布材料上喷涂净化材料,通过若干浮球实现漂浮在水面上,净化材料例如:石墨烯等等。
这种结构的净化系统,其存在如下缺陷:
1、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浮球的结构,其容易被水冲击而漂浮在无纺布上表面上。
2、处理效率相对还是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增氧效率且水处理净化更好的生态浮岛机器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生态浮岛机器人包括浮游式生态增氧装置和与浮游式生态增氧装置连接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该浮游式生态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水泵和连接在潜水水泵上的水压增压器,在水压增压器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嘴,所述的水压增压器固定在浮游架上且在浮游架上还连接有套在喷嘴下端周向外围的环形网,浮游架与驱动装置连接且驱动装置与太阳能供电装置连接,所述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且依次连接的环形浮管,任意一个环形浮管通过连接结构与浮游架连接,在每根环形浮管上分别连接有黑色海绵块,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相互连接或者间隔设置,在每块黑色海绵块上分别设有水净化结构。
驱动装置包括气泵和水泵中的任意一种。
设计的上述驱动装置,其可以在推动驱动的同时为水提供气泡,从而进行增氧。
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若干块呈圆周分布的太阳能板,所述的太阳能板倾斜设置,太阳能供电装置通过逆变器与蓄电装置连接。
通过设计喷嘴和水压增压器,其可以扩大水的喷射面积和水的雾化程度,协同环形网的结构,环形网可以对喷嘴喷射后的向下落下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即,可以产生大量的气泡,通过阳光的照射从而可以对水进行增氧,不仅增氧效率更高,而且结构更加简单,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设计黑色海绵块,其可以提高吸光率,可以大幅提高净化处理效率,还可以迫使光催化更加充分,净化效果更好且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设计的环形浮管,其避免了水冲击后的上下叠加,无形中提高了漂浮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提高了净化处理效率。
黑色海绵的层数为两层且上下设置。
在两层黑色海绵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可拆卸结构包括魔术贴和暗扣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生态浮岛机器人中,所述的水净化结构包括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3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能源自供污染水体原位修复处理装置
- 下一篇:水上生态制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