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条带切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7151.4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锋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恒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13/02;B21J13/14;B21K27/04;B21K27/06;B21D1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压 金属条带 固定锻模 本实用新型 驱动模块 金属条 锻模 间歇式驱动 可移动设置 方向移动 复位位置 间隔设置 预定距离 切下 配合 驱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条带切锻装置,其包括:固定锻模,其包括沿金属条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并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锻压部和第二固定锻压部;相对于固定锻模在锻压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可移动设置的活动锻模,其包括与第一固定锻压部配合的第一活动锻压部和与第二固定锻压部配合的第二活动锻压部;与所述固定锻模相对固定的金属条带驱动模块,其间歇式驱动金属条带沿输送方向移向所述固定锻模的固定锻压部和所述活动锻模的活动锻压部之间,所述金属条带驱动模块每驱动所述金属条带移动一次,所述金属条带沿输送方向移动一预定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不仅能够从金属条带上切下预定长度的金属条,而且能够对金属条的两端进行锻压以形成锻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壳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条带切锻装置。
背景技术
毛刷主要由手柄、金属壳、毛料组成。在毛刷的生产工艺流程中,金属壳的生产是一道重要的环节。金属壳的生产工序一般包括切料和成型两个工序,切料即从金属条带的前端切下一预定长度的金属条带胚件;成型即对金属条带胚件进行弯压及合口操作以将其制备成金属壳成品。某些金属壳的生产工序还包括印花工序,即预先在金属条带上冲压出条纹(印花)后再进行切锻操作。
其中,切料工序采用专门的金属条带切料设备完成。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条带切料设备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仅能从金属条带上切下直条形的金属条,无法在金属条上锻压出额外的锻压结构,从而导致后续的金属壳成型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金属条带切锻装置,其不仅能够从金属条带上切下预定长度的金属条,而且能够对金属条的两端进行锻压以形成锻压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条带切锻装置,其包括:
固定锻模,其包括沿金属条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并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锻压部和第二固定锻压部;
相对于固定锻模在锻压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可移动设置的活动锻模,其包括与第一固定锻压部配合的第一活动锻压部和与第二固定锻压部配合的第二活动锻压部;
与所述固定锻模相对固定的金属条带驱动模块,其间歇式驱动金属条带沿输送方向移向所述固定锻模的固定锻压部和所述活动锻模的活动锻压部之间,所述金属条带驱动模块每驱动所述金属条带移动一次,所述金属条带沿输送方向移动一预定距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锻模从复位位置冲向所述固定锻模直至到达锻压位置,第一活动锻压部和第一固定锻压部配合将金属条带的位于固定锻压部和活动锻压部之间的部分从金属条带上切下来形成金属条,第一活动锻压部和第一固定锻压部配合锻压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第二活动锻压部和第二固定锻压部配合锻压所述金属条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形成金属壳胚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锻压部和第一固定锻压部配合锻压所述金属条的第一端使得金属条的第一端形成第一搭扣部,第二活动锻压部和第二固定锻压部配合锻压所述金属条的第二端使得金属条的第二端形成第二搭扣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搭扣部包括自金属条的本体部的一端向第一活动锻压部倾斜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部和自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向第一固定锻压部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部,第二搭扣部包括自金属条的本体部的另一端向第二固定锻压部倾斜弯折延伸的第三弯折部和自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一端向第一活动锻压部弯折延伸的第四弯折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恒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恒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71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钉搓丝机
- 下一篇:一种轴承锻造用内圈压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