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色域显示模组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7239.6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4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东;黄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齐文剑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点 荧光粉 红光 发光芯片 色域显示 三原色 壳体 模组 架构 壳体内侧壁 增设 硬质板材 组装方便 传统的 氟化物 阻水性 半波 底壁 顶面 绿光 色域 阻氧 覆盖率 制作 | ||
本实施新型揭示了一种高色域显示模组架构,包括若干个LED灯、壳体和量子点板,所述壳体设于所述量子点板下方,若干个所述LED灯设于所述壳体内侧壁或底壁内侧,所述LED灯包括发光芯片和发红光的荧光粉,所述发红光的荧光粉设于所述发光芯片上方,所述LED芯片、量子点板和荧光粉发出的光构成三原色。量子点板为硬质板材,相对传统的量子点膜具有组装方便、阻氧阻水性强、制作成本低廉的优势;量子点板和LED灯结合使用,可使显示的色彩更为纯净;通过增设量子点板且在发光芯片顶面增设发红光的荧光粉,使LED芯片、量子点板和荧光粉所发出的光构成三原色,且氟化物荧光粉发出的红光和量子点发出的绿光具备窄半波宽,可以提高显示的色域覆盖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LED)背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色域显示模组架构。
背景技术
色域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指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在计算机图形处理中,色域是颜色的某个完全的子集。颜色子集最常见的应用是用来精确地代表一种给定的情况。例如一个给定的色彩空间或是某个输出装置的呈色范围。即色域指的是设备所能显示的色彩范围在某个色彩空间中所占的百分比。在同一个色彩空间里,色域越高,所能显示的色彩范围就越宽广。如何提高设备的色域显示范围一直都是行业的重点研究项目。目前,行业内显示技术实现高色域通常有如下几种方案:发光源中或发光源上方加入单色荧光粉或量子点,以提升发光源在三原色光谱的分布;加入一层量子点膜,利用绿色和红色量子点可以实现窄半波宽的特性,配合蓝光LED光源;通过荧光粉调高色域值;采用液晶玻璃四色技术。其中,量子点膜在这几种方案中展现的效果相对较好。量子点是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三个维度尺寸均在纳米数量级。量子点一般为球形或类球形,稳定直径在2~20nm的纳米粒子。是在纳米尺度上的原子和分子的集合体,既可由一种半导体材料组成,如由IIB.VIA族元素或IIIA.VA族元素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由于量子点不能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所以需要阻隔膜的保护,而阻隔膜的相对成本较高,这导致通过量子点膜实现高色域的方案总体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高色域显示模组架构,以提高色域覆盖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色域显示模组架构,包括若干个LED灯、壳体和量子点板,上述壳体设于上述量子点板下方,若干个上述LED灯设于上述壳体内侧壁或底壁内侧,上述LED灯包括发光芯片和发红光的荧光粉,上述发红光的荧光粉设于上述发光芯片上方,上述LED芯片、量子点板和荧光粉所发出的光构成三原色。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光板,上述导光板与上述量子点板底壁连接,且上述LED灯与上述导光板的侧壁相对设置,若干个上述LED灯设于上述壳体内侧壁。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包括与上述量子点板平行设置的底板以及围设于上述底板边缘的侧板,上述量子点板底壁与上述侧板连接形成一个混光空间,若干个上述LED灯设于上述底板内侧,上述侧板的内侧面设有反射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印制电路板(PCB),若干个上述LED灯与上述PCB板组成LED灯条,上述LED灯设于上述PCB板上,且上述PCB板与上述LED灯之间设有反射片。
进一步地,上述荧光粉为氟化物荧光粉。
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板顶面叠设有棱镜增亮膜。
进一步地,上述棱镜增亮膜顶面叠设有微透增亮膜。
进一步地,上述棱镜增亮膜顶面叠设有反射式偏光增亮膜。
进一步地,上述量子点板内的量子点为绿色量子点,且呈均匀分布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发光芯片为蓝色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7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