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摇轮自动刹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9797.6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4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石林;武海云;葛立红;焦苗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2 | 分类号: | A01K8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邓青玲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轮 刹车控制 转动 自动刹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 感应磁场 感应电流 固定磁场 摇轮 闭合 电流回路 非接触式 内部中空 刹车方式 刹车力 刹车片 内壁 抛线 鱼线 磨损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轮自动刹车系统,包括用于缠绕鱼线的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内部中空,且绕线轮的内壁设有能随绕线轮的转动而一起转动的能产生固定磁场的磁体;所述绕线轮的内部设有当所述磁体随绕线轮转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刹车控制线圈,刹车控制线圈的两端形成有闭合的电流回路,流过刹车控制线圈的感应电流会使刹车控制线圈产生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与磁体所产生的固定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对所述绕线轮产生刹车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非接触式的刹车方式,无需机械刹车片,不存在磨损,能有效防止抛线过程中炸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轮自动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摇轮(也称鱼线轮)属于纯机械设备,控制抛投全凭手感与经验,刹车时机与力度都凭借使用者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操作。
并且,传统机械刹车方法,通过刹车片或摩擦片对摇轮的绕线轮施加刹车力,这种接触式的刹车方式会产生热量,长期使用,对绕线轮和刹车片的磨损会非常严重,其使用寿命较短,并且绕线轮和刹车片的磨损还会导致刹车力度不统一,进而导致刹车均匀性不好,并且高速旋转状态下还会出现导致绕线轮抖动严重现象。
如果有非接触式的自动刹车系统配合产品,就可以扩大产品推广,方便使用,提升产品使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摇轮自动刹车统,能在抛线时对绕线轮产生非接触式的刹车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摇轮自动刹车系统,包括用于缠绕鱼线的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内部中空,且绕线轮的内壁设有能随绕线轮的转动而一起转动的能产生固定磁场的磁体;所述绕线轮的内部设有当所述磁体随绕线轮转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刹车控制线圈,刹车控制线圈的两端形成有闭合的电流回路,流过刹车控制线圈的感应电流会使刹车控制线圈产生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与磁体所产生的固定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对所述绕线轮产生刹车力。
作为改进,所述刹车控制线圈设有多组,多组刹车控制线圈的第一端均连接在一起,每组刹车控制线圈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可调电阻后接地,通过对可调电阻的调节,从而控制流过刹车控制线圈内的感应电流,进而控制刹车控制线圈产生感应磁场大小。
再改进,所述刹车控制线圈设有多组,多组刹车控制线圈的第一端均连接在一起,每组刹车控制线圈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开关管后接地;所述摇轮自动刹车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有的开关管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其断开或导通;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不同开关管的断开或导通,从而控制流过刹车控制线圈内的感应电流,进而控制刹车控制线圈产生感应磁场大小。
再改进,所述控制系统实时采集绕线轮的加速度,当绕线轮的加速度处于衰减状态时,控制部分或全部开关管导通,从而对绕线轮自动施加刹车力。
再改进,所述绕线轮外部设有能感应磁体通过霍尔传感器;该霍尔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霍尔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来获取绕线轮的加速度。
再改进,所述磁体为多块沿绕线轮的内周壁均匀分布的磁铁或磁钢,相邻磁铁或磁钢内侧面极性相反。
再改进,所述刹车控制线圈设有多组,这多组刹车控制线圈以绕线轮轴向中心线为中心径向均匀分布在绕线轮内部。
较好的,所述磁体的个数与刹车控制线圈的组数为2:3,该比例能达到较好的刹车力。
作为优选,所述磁体设有8块,所述刹车控制线圈设有12组。
所述磁体也可以为环形径向充磁的磁铁或磁钢,所述刹车控制线圈沿绕线轮内部径向设置,并且刹车控制线圈的设置方向与磁体产生磁力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9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缠绕式光电诱导鱼钩、鱼坠组件及相应轻型光电诱导钓具
- 下一篇:双面子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