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分装和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0792.5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勇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65D30/22;B65D3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 代理人: | 刘江良 |
地址: | 101121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装袋 连接头 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 混合装置 液体分装 连接口 内腔 压封 支架 封口 支架固定 支架连接 密封膜 插接 分装 下端 分隔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分装和混合装置,它包括分装袋、连接头、支架和取样器;所述分装袋的底部设有封口,上部设有连接口,中间设有阻断流通的压封带;所述分装袋置于所述支架的内侧;所述分装袋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架连接;所述连接头安装在分装袋的连接口上,连接头内设有密封膜;所述取样器插接在连接头上;所述取样器内设有相连通的缺口和内腔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支架固定和安放分装袋,分装袋上设有连接头,连接头可以用来连接取样器,分装袋内设有分隔内腔的压封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液体存在分装和混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液体盛放器皿,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分装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液体根据性质不同,主要采用瓶装或袋装盛放,在进行混合或取样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整个器皿中混入,袋装的液体在将盛放袋刺破后,会导致密封不严,影响以后的使用,而且,液体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多种分装的组分进行混合,现有技术均采用单独分装,然后使用时,拆分各个包装,再进行混合,操作流程繁琐,配置时间增加,而且使用不方便,存在分装和混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实验液体存在分装和混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体分装和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液体分装和混合装置,它包括分装袋、连接头、支架和取样器;所述分装袋的底部设有封口,上部设有连接口,中间设有阻断流通的压封带;所述分装袋置于所述支架的内侧;所述分装袋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架连接;所述连接头安装在分装袋的连接口上,连接头内设有密封膜;所述取样器插接在连接头上;所述取样器内设有相连通的缺口和内腔道。
进一步地,所述分装袋为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圆柱形袋体,底部的封口为热压密封,封口上设有套接孔;所述分装袋内设有多组压封带;所述压封带采用热压粘接,将分装袋内分隔成多个密闭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的下面设有套接在连接口上的下套头,连接头的上面设有上套头;所述下套头和上套头连通,连通处为阶梯孔,所述密封膜设在下套头和上套头的连通处;所述上套头或下套头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两条平行分布的连接杆,两根连接杆之间留有盛放分装袋的内腔;两根所述的连接杆下部通过连接板连接,上部通过连接环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设有套接口;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环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滑槽;所述连接环的上面设有夹持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器的前端设有刺穿密封膜的尖头;取样器的周圈设有与连接头相对应的密封圈,取样器的后面设有手柄;所述内腔道设在尖头的后面,内腔道呈圆柱形,缺口位于凹槽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支架固定和安放分装袋,分装袋上设有连接头,连接头可以用来连接取样器,分装袋内设有分隔内腔的压封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液体存在分装和混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装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取样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勇,未经杨晓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07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