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管径薄壁管焊后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2801.4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0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范兴海;詹旭;崔学峰;许杰峰;章锐;陈铀德;陈雪兵;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元件 焊后热处理装置 热处理 薄壁管 保温层 大管径 热电偶 焊接 热处理技术领域 热处理温度控制 加热温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 热处理变形 性能均匀性 保温效果 钢管支座 均匀布置 捆绑材料 温度波动 内管壁 外圆周 支撑架 减小 加热 钢管 仪表 | ||
一种大管径薄壁管焊后热处理装置,属于焊接热处理技术领域,此装置包括钢管支座(1)、电热元件(2)、电热元件(2)上的保温层(3)、热电偶(4)、捆绑材料(5),内管壁保温层(6)、支撑架(7),所述多个电热元件(2)沿钢管(8)外圆周基本等分均匀布置,每个电热元件(2)及其热电偶(4)均分别与各自的热处理温度控制仪表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能获得更好的焊接热处理保温效果,加热温度控制精确,加热温度波动小,可减小热处理变形、改善热处理后性能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管径薄壁管焊后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大管径薄壁管常用于煤气输送管等输气管道,输气管一般长达数十公里甚至更长,大管径薄壁管道的环缝焊接对接是必不可少的制作工序。大管径薄壁管焊接后,为了避免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的淬硬组织,消除或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促使残余氢逸出,往往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对大管径薄壁管焊接环缝进行局部热处理时,由于管径大、壁薄,使得其散热快、控温难,加热温度不均匀,热处理变形大,热处理后性能不均匀。因此,工艺控制难度很大。目前,针对大管径薄壁管环形焊缝的热处理装置较为罕见。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油气管道环焊缝热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4714870U,申请日2015年6月1日,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环焊缝热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承载装置2、加热装置3、供气装置4、保温装置5。该装置是用燃气作为热源的,加热欠均匀,用于大管径薄壁管道时整个装置需制作得很大,制作费用高,且内壁没有保温装置故散热快。不适合用于大管径薄壁管道的焊后热处理。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金属管道焊缝热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4455228U,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公开了一种金属管道焊缝热处理装置,包括电焊机和电加热绳,所述电加热绳中段在金属管道上缠绕若干圈、覆盖需要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处,电加热绳的两端连接电焊机的二次侧电源输出端、构成电回路,使电加热绳通电发热。使用本实用新型即可对焊缝进行预热和后热处理,可避免人工火焰加热的缺点,提高工效和质量。但该实用新型不能解决大管径薄壁管道焊后热处理散热快、控温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减缓管壁散热、控制热处理温度的波动、改善加热温度的均匀性、减小热处理变形及改善热处理后性能均匀性是目前大管径薄壁管环形焊缝的热处理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管径薄壁管焊后热处理装置,解决了大管径薄壁管焊后热处理存在的散热快、控温难,加热温度不均匀,热处理变形大、热处理后性能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管径薄壁管焊后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支座、紧贴外管壁布置的多个电热元件、覆盖在电热元件上的保温层、设置在每个电热元件覆盖区域中央的与钢管外壁接触的测温热电偶及用于固定电热元件及外管壁保温层的捆绑材料,还包括紧贴内管壁布置的保温层及用于固定内管壁保温层的支撑架,所述多个电热元件沿钢管外圆周基本等分均匀布置,每个电热元件及其热电偶均分别与各自的热处理温度控制仪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内管壁保温层的支撑架包括多个紧贴内壁保温层的支撑块、用于固定支撑块的支撑杆、用于固定支撑杆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杆两端有用于调节定位长度的螺纹,分别与支撑块和支撑底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支座包括支撑滚轮、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有支撑滚轮的定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覆盖在电热元件上的保温层及内管壁布置的保温层的材料为石棉。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电热元件为加热片。
作为优选,所述热电偶的测温点数量为每隔0.8~1.5m钢管周长有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2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辊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化锌脱硫除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