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中屏蔽干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3424.6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明;覃秀君;田树军;郭丽娟;李婧;朱时阳;黎大健;赵坚;黄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18 | 分类号: | G01R1/18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戴燕桃;巢雄辉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屏蔽 屏蔽 电缆试样 电流测试 极化 去极化 外界电磁干扰 固定环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环氧树脂套 测试 干扰装置 减少干扰 屏蔽电缆 管壁 管套 内壁 通孔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干扰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中屏蔽干扰的装置,包括:铜屏蔽管,一段所述铜屏蔽管套设于电缆试样的绝缘层上,所述铜屏蔽管的内壁与所述电缆试样的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铜屏蔽管的管壁上设有一通孔;铜固定环,两个所述铜固定环分别设于所述铜屏蔽管的两端,用于将所述铜屏蔽管固定于所述电缆试样上;以及环氧树脂套孔,其固定于所述通孔上。在测量时使用铜屏蔽管屏蔽电缆测试时的外界电磁干扰,尽可能地减少干扰的影响,而铜屏蔽管能很好地屏蔽实际测试中的外界电磁干扰,提高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屏蔽干扰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中屏蔽干扰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借助着优秀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普遍使用。由于在实际的运行中,环境中各种应力的作用会导致电缆产生各种各样的绝缘缺陷,例如水树老化,热老化等等。所以对电缆进行全面快速地绝缘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法(PDC,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 Method)作为一种新的基于介质响应原理的绝缘测量方法,现在主要被运用在电力系统变压器,电力电缆等容性电力设备的绝缘评估之中。通过对设备进行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测量设备的极化去极化的电流,通过对电流进行分析来得到被测设备的绝缘信息。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特点是测试精度高,测试时间短,相比于其他绝缘评估的方法,该方法评估较全面,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具体评估设备的绝缘性能,使得评估的结果更加可靠,准确。因此极化去极化电流法被广泛地用于现场工程的电力设备的绝缘诊断之中,对整个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装置改进的研究意义也很大。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实质是通过给被测试品一个直流电压激励,通过测量它的电流,来得到相应的绝缘评估。如图1所示,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装置2a实际测量的步骤是:通过可触摸式工控机21控制真空高压继电器22使高压直流电源23对电缆的绝缘层施加直流高压,让其中的电介质进行极化,待极化完成后,再断开高压直流电源,短接电缆的绝缘部分,进行去极化,采用皮安表24测量记录整个过程的电流,通过对这个电流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出其中的特征量来表征电缆的绝缘性能。但是在实际测量中,测得的电流都非常小,通常只有几个皮安,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外界的干扰,往往会导致测量得到的结果发生很大的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中屏蔽干扰的装置,从而克服极化去极化电流时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中屏蔽干扰的装置,包括:铜屏蔽管,一段所述铜屏蔽管套设于电缆试样的绝缘层上,所述铜屏蔽管的内壁与所述电缆试样的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铜屏蔽管的管壁上设有一通孔;铜固定环,两个所述铜固定环分别设于所述铜屏蔽管的两端,用于将所述铜屏蔽管支撑于所述电缆试样上;以及环氧树脂套孔,其固定于所述通孔上。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铜屏蔽管和铜固定环由紫铜材料制成。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铜屏蔽管的内壁与所述电缆试样的表面之间留有2cm的间隙。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氧树脂套孔的内径为0.5cm。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接地线,该接地线的一端连接铜屏蔽管,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地线为镀锡铜编织网管。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装置,在测量时使用铜屏蔽管屏蔽电缆测试时的外界电磁干扰,尽可能地减少干扰的影响,而铜屏蔽管能很好地屏蔽实际测试中的外界电磁干扰,提高极化去极化电流测试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3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