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构件预留吊环孔洞灌浆用模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3452.8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芳 |
地址: | 23203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洞 背棱 吊环 预留 本实用新型 对拉螺栓 灌浆 预制构件 顶撑 螺母 对拉螺栓孔 模板结构 预制混凝土构件 紧固系统 施工效率 重复利用 组合模板 壁面贴 壁厚 漏浆 拧紧 整合 成型 紧贴 混凝土 取材 取出 穿过 支撑 制作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预留吊环孔洞灌浆用模板结构,包括模板、背棱、顶撑、对拉螺栓及螺母。背棱的下部固定在模板一侧,且背棱上开有对拉螺栓孔,两块模板相对地布置在预留吊环孔洞的内外两侧并与预留吊环孔洞周围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壁面贴紧,对拉螺栓穿过两条背棱上的对拉螺栓孔,螺母在对拉螺栓两侧拧紧,顶撑的两端分别紧贴两条背棱的上部,顶撑不与背棱固定,可以自由取出。本实用新型将模板和支撑紧固系统整合为一体,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漏浆,提高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模板可以重复利用,制作取材方便,适用于不同壁厚的预留吊环孔洞的灌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模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预留吊环孔洞灌浆用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现场有很多预制的混凝土阀门井、人孔井、检查井等,这些井的顶部一般会设置四个钢筋吊环,方便吊装及安装。在厂区技术改造时方便井室的移位或拆除等。钢筋吊环周围会留置一个150mm(长度)×200mm(高度)×Tmm(井室壁厚)的预留洞,待井室安装就位合格后应采用无收缩灌浆料或者无收缩水泥砂浆将这个预留洞灌实,一是防止地表水通过预留洞进入井室内,二是防止钢筋锈蚀为以后的技术改造时移动井室提供方便。后期需要移走井室时只要剔除灌浆料或者水泥砂浆即可。
如何快速高效的进行预留吊环孔洞灌浆,主要是要解决预留孔洞的模板支设。目前施工现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吊环预留洞井室壁板内外两侧设置15mm厚的木模板,木模板之间穿铁丝拧紧。待灌浆完毕后,剪断铁丝拆除模板。
但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在两块木模板之间穿铁丝容易破坏模板,造成灌浆料的漏浆,浪费材料并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影响美观;模板拆除后铁丝容易露在灌浆料外面,尤其是在南方多雨季节,铁丝生锈后污染混凝土表面;这种简易的支模方式不能重复利用,对于大量的井室安装会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预制构件预留吊环孔洞灌浆用简易模板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可重复利用的模板,尤其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预制构件预留吊环孔洞灌浆。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预留吊环孔洞灌浆用模板结构包括模板、背棱、顶撑、对拉螺栓及螺母,其中,背棱的下部固定在模板一侧,且背棱上开有对拉螺栓孔,两块模板相对地布置在预留吊环孔洞的内外两侧并与预留吊环孔洞周围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壁面贴紧,对拉螺栓穿过两条背棱上的对拉螺栓孔,螺母在对拉螺栓两侧拧紧,顶撑的两端分别紧贴两条背棱的上部,顶撑不与背棱固定,可以自由取出。
预制混凝土构件上的预留吊环孔洞两侧的模板通过背棱与顶撑、对拉螺栓连接,紧固对拉螺栓的两端螺母后,压应力通过背棱传递到两块模板上,从而使模板牢牢的贴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壁面上,保证孔洞灌浆时模板不会脱落而且不会漏浆。顶撑不与背棱固定,不仅方便取出,还可以根据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壁厚选择不同长度的顶撑,适用于不同壁厚的预留吊环孔洞的灌浆。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的边缘宽出预留吊环孔洞50mm~100mm。
进一步地,所述背棱、顶撑由长方体条状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顶撑的两端分别紧贴两条背棱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对拉螺栓孔位于背棱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背棱、顶撑为木质或钢质。
与现有的通过铁丝将预留吊环孔洞两侧的模板穿在一起并拧紧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模板将模板和支撑紧固系统整合为一体,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漏浆,提高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模板可以重复利用,制作取材方便,适用于不同壁厚的预留吊环孔洞的灌浆。
附图说明
图1是预制混凝土构件俯视图。
图2是模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3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