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6407.8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珏;周晓光;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第二反应室 内循环系统 三相分离器 沼气收集器 上端 反应室 高负荷 罐体 抗冲击负荷 气液分离器 厌氧反应器 沼气提升管 毒性污染 运行费用 抗干扰 沉淀区 高径比 回流管 混合区 进水管 能力强 相分离 污泥 突变 水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反应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14),罐体(14)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进水管(1)、混合区(2)、第一反应室(3)、第二反应室(6)和沉淀区(9),第一反应室(3)上端设有第一沼气收集器(4)和第一三相分离器(5),第二反应室(6)上端设有第二沼气收集器(7)和第二三相分离器(8),还包括内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11)、沼气提升管(12)和回流管(13)。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径比大,节省了占地面积,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实现了高负荷与污泥流失相分离,对高负荷的冲击、对水质突变、对毒性污染有较高的抗干扰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厌氧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由两个UASB反应器上下重叠串联而成,用下面第一个UASB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作为动力,实现了下部混合液的内循环,使废水获得强化的预处理,上面的第二个UASB反应器对废水继续进行后处理,使出水可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通过二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SRT(污泥泥龄)>HRT(水力停留时间),使整个反应器获得高浓度的厌氧污泥;并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泥水混合物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罐体内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进水管、混合区、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和沉淀区,第一反应室上端设有第一沼气收集器和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一沼气收集器之间设有污泥通道,第一三相分离器一端与污泥通道连通,第一三相分离器另一端与第二反应室连通,第二反应室上端设有第二沼气收集器和第二三相分离器,第二沼气收集器之间设有污泥通道,第二三相分离器一端与污泥通道连通,第二三相分离器另一端与沉淀区连通;还包括内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沼气提升管和回流管,第一沼气收集器和第二沼气收集器分别通过沼气提升管与气液分离器连通,回流管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回流管另一端伸入混合区。
作为优选,还包括出水堰,出水堰设在罐体内沉淀区的上方。
作为优选,气液分离器设在罐体外,气液分离器设在罐体上方。
作为优选,罐体为圆筒状,罐体的高度为16~28m,罐体的高径比为4~8。
废水从进水管进水,与污泥在混合区混合形成泥水混合物,泥水混合物进入第一反应室,第一反应室为高负荷区,污泥浓度较高,在高浓度污泥的作用下,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被降解转化为沼气,泥水混合物形成混合液。
混合液的上升流速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第一反应室内污泥呈完全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强化了泥水传质效果,污泥由此而保持着较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管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器,其余的都通过第一三相分离器进入第二反应室。
第二反应室为低负荷区,污泥浓度较低,而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一反应室内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提升管导入气液分离器,对第二反应室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反应室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污泥返回第二反应室。
被沼气提升管提升的沼气在气液分离器内与泥水分离并导出罐体,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在罐体内的内部循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64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厌氧生物滤池生物脱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厌氧消化系统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