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垃圾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6865.1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7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强;岳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崛公共设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3/2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垃圾箱 卸料门 多功能垃圾车 侧开口 侧倾 车体 不可回收垃圾箱 本实用新型 铰接轴铰接 底板 车长方向 分类回收 挂桶机构 锁紧单元 限位单元 轴向方向 自动投料 自动卸料 铰接轴 液压缸 铰接 开度 卸料 下边 开口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包括车体及其上连接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铰接在车体上,并通过侧倾液压缸实现箱体侧倾,所述可回收垃圾箱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箱体,其侧开口的下边位于可回收垃圾箱的底板处,侧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卸料门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二铰接轴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卸料门与可回收垃圾箱之间设置有门开度的限位单元以及卸料门关闭时的锁紧单元,所述可回收垃圾箱相对于卸料门侧设置有挂桶机构。上述方案不仅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回收,还实现了可回收垃圾箱的自动投料和自动卸料,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可分类回收的垃圾转运车。
背景技术
垃圾车主要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运输各种垃圾,尤其适用于运输小区生活垃圾。对人口集中的城市来说,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很大,而城市土地有限,垃圾的及时处理是一大难题。垃圾车的出现可以帮助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并转运垃圾,大大的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也缓解了城市垃圾问题。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513950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类垃圾收集车,包括汽车底盘和在其上连接的垃圾箱,垃圾箱分为至少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箱及一个不可回收垃圾箱,再生资源回收箱呈封闭侧开门形,置于汽车底盘的前部,不可回收垃圾箱置于汽车底盘的后部,不可回收垃圾箱后部与压缩机构连接。上述分类垃圾收集车通过多个回收箱的设置,实现了垃圾的分类回收,但是由于其再生资源回收箱呈封闭侧开门形,侧门与箱体顶部铰接,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再生资源回收箱倾倒卸料时侧门始终处于竖直方向,箱体需要倾斜较大的角度才能保证箱内垃圾完全卸下,这就要求倾倒液压油缸提供较长的行程,大角度倾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需要打开侧门才能进行投料,当箱体内堆积到一定程度后,打开侧门就会出现箱内垃圾掉落的情况,此时便无法再继续投料,不仅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使得箱体的上部空间造成浪费;3、卸料时垃圾会沿箱体底部下落,大部分垃圾会堆积在车身旁边及车架下方,使得垃圾车卸料后无法离开,需要安排人工清理,加重了工人的作业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多功能垃圾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垃圾车,包括车体及其上连接的垃圾箱,垃圾箱包括置于车体前部的可回收垃圾箱和置于车体后部的不可回收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底部一侧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车体上,第一铰接轴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另一侧通过侧倾液压缸与车体连接,侧倾液压缸顶升驱动可回收垃圾箱绕第一铰接轴侧倾,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垃圾箱为顶部和一侧开口的箱体,其侧开口的下边位于可回收垃圾箱的底板处,侧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卸料门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第二铰接轴轴向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卸料门与可回收垃圾箱之间设置有门开度的限位单元以及卸料门关闭时的锁紧单元,所述可回收垃圾箱相对于卸料门侧设置有挂桶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卸料门下部与可回收垃圾箱底部铰接,并通过限位单元限制卸料门开启到与可回收垃圾箱底板平齐或成小角度夹角状态,这样侧倾可回收垃圾箱卸料时则不需要提供较大的侧倾角度即可保证箱内垃圾在重力作用下完全卸下,同时卸料时垃圾会沿卸料门板面向外侧延伸下落,避免了垃圾堆积在车体下而影响垃圾车的正常工作。此外设置挂桶机构向可回收垃圾箱顶部投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箱体内的空间,还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两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回收垃圾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回收垃圾箱投料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回收垃圾箱卸料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崛公共设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中崛公共设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6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