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8891.8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4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林;陈丁垚;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莘翔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22;B29C39/24;B29C39/38;B29B7/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赵虎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腔 电热丝 成型设备 混合胶水 压制 模具成型 驱动电机 胶水 放置槽 上端 推板 本实用新型 内部侧壁 热量均匀 出料管 进料口 输出端 箱安装 液压泵 液压杆 刮板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包括第一搅拌腔、第一驱动电机和模具成型箱,所述第一搅拌腔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且第一搅拌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有电热丝放置槽,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搅拌腔的后侧,所述第一搅拌腔的末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模具成型箱安装在第二搅拌腔的下方,所述第一搅拌腔的上端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有推板,且推板的外侧固定有刮板。该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通过电热丝均匀的安装在电热丝放置槽的内部,可将电热丝工作产生的热量均匀的输送至第一搅拌腔中并充斥整个第一搅拌腔中,为胶水搅拌的工作带来便利,并且避免胶水在流入的过程中出现流速慢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水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胶水是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瞬间胶、环氧树脂粘结类、厌氧胶水、UV胶水、热熔胶、压敏胶、乳胶类等,因此在胶水制备的过程中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能够为后续的胶水销售和生产带来便利。
目前使用的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再混合的过程中均只设置一次混合,易混合后的胶水浓度不一,并且在混合的过程中不具备保持其内部时刻处于恒温的状态,使得胶水的混合速率不佳,同时不具备对搅拌腔内部的胶水进行刮涂的功能,易使得胶水粘附在其侧壁上,不便于后续胶水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解决了市场上的使用的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再混合的过程中均只设置一次混合,易混合后的胶水浓度不一,并且在混合的过程中不具备保持其内部时刻处于恒温的状态,使得胶水的混合速率不佳,同时不具备对搅拌腔内部的胶水进行刮涂的功能,易使得胶水粘附在其侧壁上,不便于后续胶水的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制混合胶水成型设备,包括第一搅拌腔、第一驱动电机和模具成型箱,所述第一搅拌腔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且第一搅拌腔的内部侧壁设置有电热丝放置槽,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搅拌腔的后侧,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搅拌腔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搅拌腔,且第二搅拌腔的后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一搅拌腔的末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第二搅拌腔的末端设置有集流管,且集流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分流管,所述模具成型箱安装在第二搅拌腔的下方,所述第一搅拌腔的上端安装有液压泵,且液压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有推板,且推板的外侧固定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电热丝放置槽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且电热丝呈“S”型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端固定有第一搅拌棒,且第一搅拌棒关于第一转轴的中心轴对称布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棒和第二搅拌棒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且第一搅拌棒和第二搅拌棒均呈等间距布置。
优选的,所述集流管和分流管为注塑一体式结构,且集流管和分流管呈贯通状的“T”型结构,并且集流管的长度小于模具成型箱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喷流嘴,且喷流嘴呈等间距布置,并且喷流嘴的横切面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刮板关于推板的中心轴对称布置有两组,且推板和液压杆构成升降结构,并且推板和刮板的长度之和与第一搅拌腔的内部空腔宽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丝均匀的安装在电热丝放置槽的内部,可将电热丝工作产生的热量均匀的输送至第一搅拌腔中并充斥整个第一搅拌腔中,为胶水搅拌的工作带来便利,并且避免胶水在流入的过程中出现流速慢的情况,利于增加胶水混合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莘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莘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8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记忆棉抱枕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胶多色包胶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