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后浇筑式沉井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1199.X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强;柳林齐;杜冠群;戴慧丽;郑杰;金叔阳;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2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井 预制 浇筑式 本实用新型 沉井施工 井壁 拼接 浇筑 最大限度减少 凹凸配合 场地受限 施工环境 施工周期 现场拼装 分节 分块 竖向 竖直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后浇筑式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后浇筑式沉井在竖直方向上由若干节沉井拼接而成,每节所述沉井由若干井壁块拼接而成,相邻的所述井壁块之间呈凹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对沉井进行竖向分节和横向分块从而划分为若干单独的构件,各构件可在工厂进行预制,能够保证沉井浇筑的质量,缩短了沉井的施工周期;现场拼装沉井减少了沉井施工现场所需的浇筑场地,使沉井能够应用于场地受限的施工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了沉井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后浇筑式沉井。
背景技术
沉井是修筑地下工程和深埋基础时的一种施工工法,随着现代化施工技术与施工机械的发展,沉井已逐步成为深埋地下构筑物围护结构的一种常用型式,且具有经济合理、结构简单、工程质量易保证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地下构筑物、基础、基坑支护等工程中。
目前常规的沉井施工需要在沉井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预留出大量的施工场地用于沉井材料堆放、钢筋加工制作、混凝土搅拌等,不利于沉井在场地狭小、周围建筑密集的区域进行施工。沉井施工过程中要现场浇筑沉井,作业工序繁杂,现场浇筑的沉井质量难以保证,且在浇筑后还需等待沉井井壁强度达到要求才能进行沉井的下沉施工,施工周期冗长,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预制后浇筑式沉井,该预制后浇筑式沉井通过竖向分节和横向分块,从而提高简化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预制后浇筑式沉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后浇筑式沉井在竖直方向上由若干节沉井拼接而成,每节所述沉井由若干井壁块拼接而成,相邻的所述井壁块之间呈凹凸配合。
所述沉井呈圆形,所述井壁块的一侧面为凸块、另一侧面为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呈相互适配。
所述沉井呈矩形,包括四个转角井壁块以及四个平面井壁块,所述平面井壁块设置于相邻的转角井壁块之间。
所述转角井壁块的两个侧面均为凸块/凹槽,所述平面井壁块的两个侧面均为凹槽/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呈相互适配。
所述转角井壁块的一个侧面为凸块、另一个侧面为凹槽,所述平面井壁块的一个侧面为凹槽、另一个侧面为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呈相互适配。
各节所述沉井的上端面为周向凹槽、下端面为周向凸块,所述周向凹槽与所述周向凸块之间呈相互适配。
所述沉井的井壁上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贯穿所述井壁。
相邻所述沉井的凹凸拼接面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和止水带。
相邻所述井壁块的凹凸拼接面之间设置有后浇带和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对沉井进行竖向分节和横向分块以划分为若干单独构件,使构件可在工厂进行预制,以保证沉井浇筑的质量,缩短了沉井的施工周期;现场拼装沉井减少了沉井施工现场所需的浇筑场地,使沉井能够应用于场地受限的施工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了沉井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沉井在竖直方向上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圆形沉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中圆形沉井上的弧形井壁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沉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沉井上的转角井壁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沉井上的平面井壁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1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井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