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保温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1240.3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攀登;王幸福;胡鹏;周培军;杨飞龙;秦超峰;樊兆刚;陶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板 螺栓帽 固定件 垫板 紧固杆 本实用新型 水沟电缆槽 钢筋 固定装置 固定组件 隧道 垂直设置 方便施工 钢筋绑扎 固定设置 固定效果 紧固螺钉 平行设置 水平设置 焊接 对称 挤压 穿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保温板固定装置,包括多组固定组件、每组固定组件包括有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包括螺栓帽、紧固杆和垫板,所述的螺栓帽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所在待固定保温板一侧的钢筋上,紧固杆穿过螺栓帽水平设置在钢筋和待固定保温板之间,紧固杆靠近待固定保温板的端部垂直设置垫板,垫板与待固定保温板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在钢筋绑扎完成过后,对保温板进行固定,通过螺栓帽焊接在钢筋上,紧固螺钉和垫板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帽对称挤压保温板,实现固定效果,装置的尺寸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方便施工为准,选用的数量以能够保证保温板稳定为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水沟电缆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保温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隧道附属结构水沟电缆槽施工的过程中,当绑扎钢筋之后需要固定水沟电缆槽保温板,用于防水和保温。但是由于保温板固定在钢筋之间,保温板的安装位置要求竖直,而且安装过程平顺,实际在施工过程中安装人员难以控制其位置,被触碰后一般情况下通过铁丝固定,但是铁丝都是穿透保温板进行的,穿透时保温板不可避免的留有缝隙,而此缝隙的存在不利于防水,长时间使用此处空隙受潮遇水会慢慢开始变坏,最终对保温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保温板固定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保温板固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消除对保温板的破坏,有效控制其保温和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保温板固定装置,包括多组固定组件、每组固定组件包括有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对称设置在待固定保温板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螺栓帽、紧固杆和垫板,所述的螺栓帽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所在待固定保温板一侧的钢筋上,紧固杆穿过螺栓帽水平设置在钢筋和待固定保温板之间,紧固杆靠近待固定保温板的端部垂直设置垫板,垫板与待固定保温板平行设置,另一端端部为紧固部,紧固部上外圆周上设置有与螺栓帽内的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紧固杆的紧固部的直径大于紧固杆其他部分的直径大小。
所述的多组固定件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
所述的紧固杆靠近待固定保温板的端部的端面设置有内凹螺纹凹槽,垫板的一端面设置有凸轴,凸轴上设置有与凹槽内螺相配合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在钢筋绑扎完成过后,对保温板进行固定,通过螺栓帽焊接在钢筋上,紧固螺钉和垫板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帽对称挤压保温板,实现固定效果,装置的尺寸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方便施工为准,选用的数量以能够保证保温板稳定为准。本实用可以有效对保温板的破坏进行保护,便于固定保温板,达到节能降耗和提质增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装置结构简单,设置灵活,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组固定组件、每组固定组件包括有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对称设置在待固定保温板1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固定件包括螺栓帽4、紧固杆3和垫板2,所述的螺栓帽4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所在待固定保温板1一侧的钢筋5上,紧固杆3穿过螺栓帽4水平设置在钢筋5和待固定保温板1之间,紧固杆3靠近待固定保温板1的端部垂直设置垫板2,垫板2与待固定保温板1平行设置,另一端端部为紧固部,紧固部上外圆周上设置有与螺栓帽内的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调整紧固杆3与螺栓帽4二者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调整垫板2与待固定保温板1的位置,从而两个垫板2的夹持实现了待固定保温板的固定。
所述紧固杆3的紧固部的直径大于紧固杆3其他部分的直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1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