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1836.3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1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卫平;杨明洋;廖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兰光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1 | 分类号: | B24B13/01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蔡邦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理石 抛光盘 本实用新型 接头结构 下平面 抛光 沉头 面形 聚氨酯抛光垫 光学元件 受力均衡 均匀性 螺丝锁 上平面 重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包括大理石盘,大理石盘的上平面设有聚氨酯抛光垫,大理石盘下平面中部设有沉头接头结构,沉头接头结构通过M8螺丝锁紧在大理石盘的下平面中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沉头式设计可降低抛光盘的重心,在受力均衡的同时,提高抛光面形的稳定性,保障面形的均匀性;有效提高光学元件在抛光时的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抛光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
背景技术
光学元件在制作过程中,抛光是非常重要的过程,由于光学元件抛光时要求平面的均匀性非常高,需要在抛光时放置在一个受力均衡性很好的抛光盘上进行。目前,现有的抛光盘达不到这种高均匀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包括大理石盘,所述大理石盘的上平面设有聚氨酯抛光垫,所述大理石盘下平面中部设有沉头接头结构,所述沉头接头结构通过M8螺丝锁紧在所述大理石盘的下平面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的一种改进,所述沉头接头结构包括沉头接头,所述沉头接头的中部设有一中间通孔,所述沉头接头上间隔设有四个沉头螺孔,所述M8螺丝从所述沉头螺孔穿入锁紧在所述大理石盘的下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的一种改进,所述聚氨酯抛光垫的表面间隔设有多条横纵交错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的一种改进,所述聚氨酯抛光垫的边缘包裹在所述大理石盘的边缘上,所述聚氨酯抛光垫的边缘设有一台阶。
作为本实用新型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的一种改进,所述大理石盘的底部设有两个对应的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倾斜弯折,形成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通过螺丝连接在所述大理石盘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沉头式设计可降低抛光盘的重心,在受力均衡的同时,提高抛光面形的稳定性,保障面形的均匀性;有效提高光学元件在抛光时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1、大理石盘 2、聚氨酯抛光垫 3、沉头接头结构 4、凹槽 5、台阶6、把手 7、安装部 31、沉头接头 32、中间通孔 33、沉头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沉头式大理石抛光盘,包括大理石盘1,大理石盘1的上平面设有聚氨酯抛光垫2,大理石盘1下平面中部设有沉头接头3结构,沉头接头结构3通过M8螺丝锁紧在大理石盘1的下平面中部。
优选的,沉头接头结构3包括沉头接头31,沉头接头31的中部设有一中间通孔32,沉头接头31上间隔设有四个沉头螺孔33,M8螺丝从沉头螺孔33穿入锁紧在大理石盘1的下平面。
优选的,聚氨酯抛光垫2的表面间隔设有多条横纵交错的凹槽4。凹槽4用于容纳吸附水,光学元件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吸附抛光液吸附在聚氨酯抛光垫2的表面,均匀添加抛光液并对光学元件表面实行快速冷却。
优选的,聚氨酯抛光垫2的边缘包裹在大理石盘1的边缘上,聚氨酯抛光垫2的边缘设有一台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兰光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兰光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1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磨机工件轴的定位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护套磨削装置上的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