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淬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4790.0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5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敏;吴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索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1/6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机构 水槽 卧式淬火机 喷头 淬火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 淬火机 横导轨 冷却液 工作效率 固定工件 横向设置 夹紧机构 使用寿命 整体寿命 冷却水 生锈 腐蚀 驱动 维护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淬火机,属于淬火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淬火机的驱动机构的整体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卧式淬火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水槽,机架上固定有横导轨,机架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水槽沿横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紧机构,工件的上方固定有淬火加热装置和冷却水的喷头,并且淬火加热装置和喷头沿横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驱动机构设置在水槽外,避免驱动机构与冷却液或者水直接接触,减少了冷却液或水对驱动机构的腐蚀,避免驱动机构生锈,极大的增加了本卧式淬火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淬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卧式淬火机。
背景技术
淬火是指利用高频电流(30K-10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进行加热、冷却,获得表面硬化层的热处理方法。淬火机采用感应加热,工程师解释感应加热的原理是: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涡流和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目前,现有的淬火机的驱动机构和工件均设置在同一个水槽内,整个驱动机构在淬火过程中长时间浸泡在冷却液或者水中,如果长时间保持工作,驱动机构还能维持近半年的工作寿命,如果有段时间没有工作,那么驱动机构的寿命则可能缩短到一两个月,驱动机构的整体寿命太短,严重影响淬火的工作效率,机器的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寿命更长、淬火效率更高、无需经常维护的淬火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卧式淬火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横导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水槽沿横导轨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紧机构,工件的上方固定有淬火加热装置和冷却水的喷头,并且淬火加热装置和喷头沿横向设置。
本卧式淬火机中,导轨也可以是滑轨等可以使水槽和机架能够稳定的相对移动的装置,刚开始淬火时,淬火加热装置位于工件的右侧,然后水槽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淬火加热装置相对工件向右移动,直到完成整个工件的淬火操作。本卧式淬火机由于将驱动机构设置在水槽外,避免驱动机构与冷却液或者水直接接触,减少了冷却液或水对驱动机构的腐蚀,避免驱动机构生锈,极大的增加了本卧式淬火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的丝杆螺母的上端与水槽的底部固连,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固定于轴承座上,另一端与电动机相连。上述驱动机构也可以是同步轮和同步带,采用丝杆进行驱动是因为丝杆传动更加稳定,并且对竖直高度以及纵向空间的要求较低,更为符合本卧式淬火机的整体需求,使本卧式淬火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横导轨有两根且前后对称平行设于机架的上端,所述水槽的底部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对滑块,每对滑块中的两个滑块均前后对称设置并且滑设在对应的横导轨上。两根横导轨和多个对称的滑块的设计,能够使水槽在沿横导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会前后晃动,有利于提高本卧式淬火机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卧式淬火机中,所述机架的后端部固定有集水沟槽,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与集水沟槽连通的蓄水箱,所述水槽的后端部设置有出水孔,水槽内的水从出水孔流入集水沟槽内。本集水沟槽和蓄水箱的设计能够将水槽内使用后的冷却液或者水回收起来循环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索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索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4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冶炼电极消耗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退火炉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