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径自动爬行隔水管内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7503.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1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樊建春;周威;温东;倪金禄;刘祥元;代濠源;赵坤鹏;刘迪;高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55/40;G01N27/85;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支撑结构 驱动结构 爬行 内检测器 隔水管 可变径 固定支撑结构 径向伸缩 检测管 爬行轮 调径 内壁 检测 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 磁记忆检测 金属磁记忆 动力单元 检测结果 驱动装置 一端连接 运行稳定 周向间隔 电连接 传感器 变径 轴向 驱动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变径自动爬行隔水管内检测器,包括主体支撑结构,主体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支撑结构,固定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调径结构,调径结构上连接有能沿径向伸缩调整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能与待检测管内壁抵靠的爬行轮结构,驱动结构还包括能驱动爬行轮结构沿待检测管内壁移动的动力单元;主体支撑结构的轴向一端连接能径向伸缩的检测结构,检测结构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金属磁记忆传感器;可变径自动爬行隔水管内检测器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与主体支撑结构、驱动结构和检测结构电连接。该检测器充分利用磁记忆检测技术,能变径且设置驱动装置实现自动爬行,保证检测结果精确,运行稳定,使用可靠,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隔水管进行无损检测的可变径自动爬行隔水管内检测器。
背景技术
海洋钻井隔水管基本由一根主管、多根辅助管和两端法兰接头组成。海洋钻井隔水管在服役过程中,在洋流载荷、波浪、海风等复杂载荷的作用下容易诱发隔水管在原始缺陷处产生疲劳裂纹甚至断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为了很好地解决隔水管疲劳失效的问题,需要及时发现隔水管疲劳缺陷,预防事故发生。但是目前现有的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手段在早期诊断隔水管应力集中异常和微裂纹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1)超声波检测技术,需要良好被测表面接触条件与藕合介质条件;(2)漏磁探伤技术,需要检测探头与被测表面密切接触且需要外加磁化装置;(3)在现有的无损应力检测方法中,x射线衍射技术的穿透深性,难以穿透隔水管的大壁厚,磁声发射、巴克豪森噪声和磁测应力检测法均需电磁激励条件(线圈),激励线圈和检测探头组合结构偏大,已有的实践证明,现有的无损探伤技术(如涡流、超声、X射线等),对于检测已出现的宏观缺陷较为有效,而对于早期疲劳缺陷却无能为例。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可变径自动爬行隔水管内检测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径自动爬行隔水管内检测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该检测器充分利用磁记忆检测技术,能变径且设置驱动装置实现自动爬行,保证检测结果精确,运行稳定,使用可靠,利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变径自动爬行隔水管内检测器,包括主体支撑结构,所述主体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调径结构,所述调径结构上连接有能沿径向伸缩调整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能与待检测管内壁抵靠的爬行轮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能驱动所述爬行轮结构沿待检测管内壁移动的动力单元;所述主体支撑结构的轴向一端连接能径向伸缩的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金属磁记忆传感器;所述可变径自动爬行隔水管内检测器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主体支撑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和所述检测结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包括沿轴向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和所述第二固定盘通过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固定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检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7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