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飞卡的SIM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8779.1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广明;方劲松;李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欧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02;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巢瑞珏;齐苏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托 塑胶本体 活动槽 本实用新型 弹片 卡槽 壳盖 财产损失 端子弹片 卡槽形状 壳盖顶部 向下折弯 上嵌件 弹出 相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飞卡的SIM卡连接器,包括塑胶本体及扣合于塑胶本体上的壳盖,塑胶本体上嵌件设有若干设有端子弹片,塑胶本体与壳盖之间设有卡托活动槽,卡托活动槽内活动设有卡托,卡托左侧及右侧分别对应凹设有卡槽,壳盖顶部后侧对应卡槽形状分别设有弹片,弹片中部向下折弯分别与卡槽相抵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卡托在弹出过程飞出卡托活动槽造成SIM卡丢失的问题,减少了财产损失,值得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飞卡的SIM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624105.4,公开了一种Micro SD卡与Nano SIM卡二选一卡座连接器,包括molding主体和可插入molding主体的金属卡托盘,所述molding主体包括信号端子、旋转臂、推杆和壳体;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排布的Nano SIM卡信号端子和Micro SD卡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的一侧设有沿着滑动轨道运动的推杆,旋转臂与推杆配合工作。所述壳体与信号端子相连,壳体上方有侦测端子,壳体两侧设有弹簧锁。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241851.5,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卡座连接器,包括:托盘固定外壳、开关模块和至少一个端子模块;所述托盘固定外壳具有一容纳空间,所述托盘固定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主板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模块和端子模块容纳于所述托盘固定外壳的容纳空间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开关基体和内嵌于所述开关基体中的内嵌金属;每一个端子模块包括端子基体和设置在端子基体上的金属端子;所述开关模块和各个端子模块之间、端子模块与端子模块之间相互分离,形成分体式结构。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由于没有防飞卡功能,当连接器取卡时,卡片容易在弹出过程会飞出卡槽,使卡片掉地上或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飞卡的SIM卡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飞卡的SIM卡连接器,包括塑胶本体及扣合于塑胶本体上的壳盖,塑胶本体上嵌件设有若干设有端子弹片,塑胶本体与壳盖之间设有卡托活动槽,卡托活动槽内活动设有卡托,卡托左侧及右侧分别对应凹设有卡槽,壳盖顶部后侧对应卡槽形状分别设有弹片,弹片中部向下折弯分别与卡槽相抵接。
进一步的,卡托左侧凹设的卡槽数量为1至2个,卡托右侧凹设的卡槽数量与卡托左侧凹设的卡槽位置及数量相互对应。
进一步的,卡托位于同一侧凹设的卡槽形状为波浪状。
进一步的,塑胶本体侧部还自弹机构,自弹机构包括卡推部及弹簧。
进一步的,卡托放置SIM卡类型包括Nano SIM卡及Micro SI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卡托在弹出过程飞出卡托活动槽造成SIM卡丢失的问题,减少了财产损失,值得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飞卡的SIM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飞卡的SIM卡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飞卡的SIM卡连接器的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欧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欧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8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暗藏地插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汽车氛围灯点光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