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8876.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4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培龙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罐,包括上罐、下罐、顶盖、隔灰网、磁铁块、高度调节组件、网罩、隔烟棉、通风口、把手和轴承,所述下罐的内壁两侧通过高度调节组件设置有隔灰网,所述隔灰网位于下罐的内部的底端外壁两侧焊接有固定块,隔灰网的底端一侧的固定块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滑块,下罐的一侧内壁上对应滑块开设有滑槽;上罐与下罐之间通过磁铁连接,使艾灸罐能从中部分开,有利于放置艾条和倾倒烟灰,且上罐与下罐之间连接过程较为简单,通过双层不锈钢罩的设置,避免了艾条燃烧的艾灰掉落烫伤皮肤的问题;通过高度调节组件的设置,能调节艾条燃烧时与皮肤距离高度,有利于找到合适的艾灸距离,提高了艾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艾灸罐。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常通过在艾灸罐中燃烧艾条,通将艾灸罐放置到体表穴位上进行艾灸,给艾灸过程带来了方便。
目前市场上的艾灸罐种类繁多,但大多的艾灸罐为一体中部不能分开不利于放置艾条和倾倒烟灰,没有通过磁铁将艾灸罐的两部分进行连接,连接过程较为不便也不利于拆卸;无法调节艾条燃烧时与皮肤距离高度,不利于艾灸的进行,也容易烫伤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灸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罐,包括上罐、下罐、顶盖、隔灰网、磁铁块、高度调节组件、网罩、隔烟棉、通风口、把手和轴承,所述下罐的内壁两侧通过高度调节组件设置有隔灰网;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块、配合槽、滑块、滑槽、螺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轴、螺纹孔、转动块和转动槽,所述隔灰网位于下罐的内部的底端外壁两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隔灰网的底端一侧的固定块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下罐的一侧内壁上对应滑块开设有滑槽,所述下罐的另一侧内壁对应固定块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隔灰网一侧的固定块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合连接有螺杆,所述下罐位于配合槽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转动槽的内部与转动块的一侧外壁焊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的顶端外壁上焊接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下罐一侧的配合槽底端内壁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于下罐的外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对应第一锥齿轮焊接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下罐的上方设置有上罐,所述上罐的底端外壁上和下罐的顶端外壁上对应分布设置磁铁块,所述上罐的内部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与上罐的内壁之间填充有隔烟棉,所述上罐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通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与下罐的一侧外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且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转把。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顶端外壁上焊接有把手,所述通风口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盖。
进一步的,所述隔灰网和网罩为一种双层不锈钢结构,且为栅网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为配合构件,所述螺杆与螺纹孔为配合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罐和下罐对应设置的磁铁块的个数为八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上罐与下罐之间通过磁铁连接,使艾灸罐能从中部分开,有利于放置艾条和倾倒烟灰,且上罐与下罐之间连接过程较为简单,也便于拆卸,通过双层不锈钢罩的设置,避免了艾条燃烧的艾灰掉落烫伤皮肤的问题;通过高度调节组件的设置,能调节艾条燃烧时与皮肤距离高度,有利于找到合适的艾灸距离,提高了艾灸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培龙,未经刘培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8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等数学教学用教具
- 下一篇:一种卷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