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照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9097.2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3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曾灵芝;曾骄阳;陈俊达;陈道蓉;曾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昭创新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体 补光模块 白光 图像采集模块 图像处理模块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红光 光源 照相机 数据处理单元 白光LED光源 感光单元 光谱功率 镜头组件 拍摄环境 摄像物体 摄像效果 图像色度 色光 显色性 波长 波段 反射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相机,包括补光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图像处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包括镜头组件,用于采集来自被摄像物体反射的光线,图像处理模块包括感光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补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和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光源;LED光源包括载体以及设置于载体上的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第一发光体用于产生第一白光,第二发光体用于产生红光,第一白光和红光混合产生波长至少包括450‑680nm且各波段的相对光谱功率均大于0.3的第二白光。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白光LED光源做补光模块的光源,各种色光比例较高,显色性好,图像色度对比度高,能够真实的体现拍摄环境中各种物体的颜色,改善摄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相机。
背景技术
照相机是日常生活的常用物品,其主要包括镜头和数据处理系统,其中的镜头用于收集被拍摄区域的光线,该光线是物体反射的光线,对于普通的物体拍摄,在环境光较充足的情况下(例如晴朗的白天),阳光照射物体后被反射的光线由镜头捕捉,并传输至相应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图像的生成。当然,在夜晚或者环境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就需要主动提供照明以正常成像,进而照相机通常设有补光系统。可以理解,补光系统会根据照相机的类型匹配,例如红外照相机,其常常用于监控,那么补光系统是红外光源。而用于日常活动拍摄的照相机,补光系统通常是白光源,以能够真实的体现物体的本色。
现有的采用白光照明的照相机,存在一定程度的色彩失真问题,主要体现在拍摄的场景与真实场景存在色彩差异,色度对比度和显色性较差,这主要是由补光系统的光谱成分不完整或者某些色光不足导致的,该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相机,旨在解决传统照相机的拍摄效果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照相机,包括补光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连接的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镜头组件,用于采集来自被摄像物体反射的光线,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感光单元以及与所述感光单元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所述补光模块包括电路板和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光源;所述LED光源包括载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载体上的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用于产生第一白光,所述第二发光体用于产生红光,所述第一白光和所述红光混合产生波长至少包括450-680nm且各波段的相对光谱功率均大于0.3的第二白光。
进一步地,所述补光模块包括一个块状电路板,多个LED光源集中且均匀设置于所述块状电路板上,所述补光模块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的成像侧,在所述补光模块和所述镜头组件之间设有导光组件,用于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所述镜头组件的周围并投向摄像区域;所述块状电路板的中心轴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平行或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补光模块包括一个环形电路板,所述LED光源均匀设置于所述环形电路板上,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环形电路板的内侧中空区域,所述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直接投向摄像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LED光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载体上的反射杯、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工作的导电线路,以及填充于所述反射杯中的封装胶体;所述反射杯设有由多个平面邻接构成的反光面,所述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产生的部分光线经过所述反光面反射并混合后由所述封装胶体的表面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LED光源的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串联,通过相同的电流驱动发光,所述驱动电流为20-100mA。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线路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串联的连接部和由所述连接部延伸形成的两个第一引脚部,所述两个第一引脚部分别连接外部电路的正负极端子;所述连接部还延伸有两个第二引脚部,所述第二引脚部用于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昭创新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朗昭创新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9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