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用后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1288.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4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叶;王雪峰;李虹霞;潘玉军;张佳伟;程彦军;李宁;王志安;李萌;党建旺;沈沉;曹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衬套 衬套 中间连接杆 大内管 内管 本实用新型 新型汽车 变速箱 副车架 后悬置 扁平结构 高度差 弯形 车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用后悬置,包括大衬套、小衬套、中间连接杆、小内管及大内管,所述大衬套及小衬套分别套于所述大内管及小内管上;所述大衬套及小衬套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杆为弯形扁平结构;所述大衬套一端通过所述大内管连接于副车架上;所述小衬套一端通过所述小内管连接于变速箱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保证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强度等特点,同时还可以适用于副车架及变速箱具有高度差的车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置设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汽车用后悬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三点式动力总成悬置通常包含左悬置、右悬置和拉杆式后悬置,后悬置连接固定的副车架和变速箱,副车架和变速箱无高度差,现有的车型的拉杆式后悬置的中间连接杆一般设计为直杆,但直杆连接杆的设计大衬套和小衬套中心截面只能在同一面内,适应性差,当面对特殊工况或者特殊车型时,副车架与变速箱的平面度难以保证时,容易导致拉杆式后悬置的变形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用后悬置,包括大衬套、小衬套、中间连接杆、小内管及大内管,所述大衬套及小衬分别套于所述大内管及小内管上;所述大衬套及小衬套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杆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杆为弯形扁平结构;所述大衬套一端通过所述大内管连接于副车架上;所述小衬套一端通过所述小内管连接于变速箱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及运用广泛等特点,可适用于副车架与变速箱不在同一平面的的车型或工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小衬套,2、中间连接杆,3、大衬套,4、小内管,5、大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汽车用后悬置,包括大衬套3、小衬套1、中间连接杆2、小内管4及大内管5,所述大衬套3及小衬套1分别套于所述大内管5及小内管4上;所述大衬套3及小衬套1通过所述中间连接杆2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杆2为弯形扁平结构;所述大衬套3一端通过所述大内管5连接于副车架上;所述小衬套1一端通过所述小内管4连接于变速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连接管2采用的是弯形扁平结构,可适用于副车架及变速箱具有高度差的车型,同时该设计还可以降低对副车架及变速箱平面度的要求降低工艺成本。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1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机构及其底盘和电动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