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减振便于移动的充电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1321.1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9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敏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任苇 |
地址: | 211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上端 支撑板 防撞 减振 本实用新型 充电桩装置 橡胶减振垫 便于移动 制动机构 左右两侧 防撞杠 前表面 限位块 套筒 对称 一端设置 充电枪 缓冲板 连接杆 限位套 右侧壁 遮阳板 支撑杆 弹簧 固接 两组 套杆 套接 外壁 位块 下端 斜坡 显示屏 制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减振便于移动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充电桩前表面上端设有显示屏,充电桩的前表面上端设有遮阳板,充电桩的右侧壁上端设有充电枪,充电桩的左右两侧壁下端对称设有缓冲板,套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防撞杠,连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外壁套接有限位套,限位套分别与防撞杠的顶部和底部固接,限位块远离连杆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充电桩的底部设有橡胶减振垫,橡胶减振垫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制动机构,两组制动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杆,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充电桩在斜坡情况下的制动和移动时的防撞减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减振便于移动的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由于电动汽车是新兴事物,许多老旧小区是没有固定的充电桩和转换器的,因此无法给电动车充电,极为不便,急需一种可移动便携式的交流充电桩在居民家庭使用。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204674.2提出的“一种可移动便携式交流充电桩”在该申请文件中,设置了带有收线盘和行走轮的充电桩,在没有固定充电桩的老旧小区也可以直接接通家用220V电源给电动汽车充电,方便携带且充电灵活。但是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实用新型未设置制动机构和防撞减振机构,不便于充电桩的紧急制动,并无法保护移动中的充电桩由于碰撞而造成损坏的可能。
为了使充电桩更便携,解决充电桩在斜坡情况下的制动和移动时的防撞减振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一种防撞减振便于移动的充电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减振便于移动的充电桩装置,解决了充电桩在斜坡情况下的制动和移动时的防撞减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撞减振便于移动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前表面上端设有显示屏,所述充电桩的前表面上端设有遮阳板,且遮阳板位于显示屏的正上方,所述充电桩的右侧壁上端设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的左右两侧壁下端对称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远离充电桩的一侧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远离缓冲板的一端插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套筒远离缓冲板的一端相固接,所述套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防撞杠,所述第一套筒的上下两侧壁对称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壁套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分别与防撞杠的顶部和底部固接,所述限位块远离连杆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充电桩的底部设有橡胶减振垫,且橡胶减振垫的左右两侧与防撞杠固接,所述橡胶减振垫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制动机构,两组所述制动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与连接杆活动连接;
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部设有U型连杆,所述U型连杆的右端顶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左右两侧插接有活动杆,两组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均设有第二套筒,两组所述第二套筒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接,所述U型连杆的右端外壁套接有L型活动板,且L型活动板与两组活动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U型连杆外壁套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位于滑动块和L型活动板之间,所述L型活动板的底部连接有弧形刹车片,所述弧形刹车片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敏,未经吴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1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