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的再生能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2373.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琛;董志杰;杨振龙;邢晓乾;张喜海;刘聪;胡斌;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01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装置 直流斩波 再生 储能装置 低压母线 过电压抑制装置 轨道交通 牵引 本实用新型 能源利用率 储能环节 能量波形 能量回馈 容量需求 系统设置 系统整体 协同控制 制动回馈 制动能量 装置连接 输出 接触网 平滑 减小 列车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的再生能利用系统,该系统设置在牵引网与400V低压母线之间,包括再生能控制开关、过电压抑制装置、直流斩波装置、储能装置和有源滤波装置;再生能控制开关一侧连接牵引网,另一侧通过过电压抑制装置与直流斩波装置连接,直流斩波装置的输出通过储能装置与有源滤波装置连接,有源滤波装置输出到400V低压母线。有益效果是,通过接触网侧直流斩波装置和低压母线侧有源滤波装置间的协同控制,使制动回馈能量波形由间断冲击转变为平滑持续,降低了再生能利用系统中的储能环节容量需求,提高了能量回馈效率及能源利用率,减小了再生能利用系统对储能装置的依赖和系统整体投资,提高了列车制动能量的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的电源供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再生能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具有列车行驶密度大、站间距小、起停频繁等特点,制动方式多以电气制动为主,并辅之以空气制动。传统的列车多采用电阻制动方式,即,制动电阻安装在车辆底部或集中设置于车站牵引变电所中,通过电阻发热消耗列车制动能量。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及能源节约意识不断增强,有效利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进而减少运营用电量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对再生制动能量进行吸收、存储和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再生能利用方式,包括储能型和回馈型,分别通过能量存储和逆变回馈对列车再生制动能量进行二次利用。虽然国内已有多条线路安装再生能装置并投入使用,但受储能装置或储能环节限制,仍存在功率等级低、使用寿命短、设备成本高等问题;同时,低压系统APF功能单一,综合利用率低。为解决再生能利用过程中由储能环节导致的诸多不利影响,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对储能装置依赖性较低的再生能利用系统,提高供电系统内设备的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轨道交通的再生能量有效利用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的再生能利用系统,该系统设置在牵引网P与400V低压母线PB之间,包括,再生能控制开关K1、过电压抑制装置RC、直流斩波装置DC-DC、储能装置ES和有源滤波装置APF1、APF2;所述再生能控制开关K1一侧连接牵引网P,另一侧通过过电压抑制装置RC与直流斩波装置DC-DC连接,直流斩波装置DC-DC的输出通过储能装置ES与有源滤波装置APF1、APF2连接,所述有源滤波装置APF1、APF2输出到400V低压母线PB。
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有源滤波装置APF1、APF2与400V低压母线PB之间的隔离开关KM1、KM2,在该系统待机工作时,系统与400V低压母线PB之间有效隔离。
所述过电压抑制装置RC设置在进线处的牵引网P与直流斩波装置DC-DC之间,包括电阻R和电容C,再生能控制开关K1在通断过程中抑制过电压、过电流。
所述再生能控制开关K1中配置有网压监测装置V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触网侧直流斩波装置和低压母线侧有源滤波装置间的协同控制,使制动回馈能量波形由间断冲击转变为平滑持续,降低了再生能利用系统中的储能环节容量需求,提高了能量回馈效率及能源利用率,充分利用低压系统有源滤波器, 充分利用既有设备,降低了设备成本,减小了再生能利用系统对储能装置的依赖和系统整体投资,提高了列车制动能量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再生能利用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能量波形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2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网信号输入回路
- 下一篇:高压线路的电压型取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