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患康复用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3049.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5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闫灵;张子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灵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江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支撑杆 助行器 病患 康复 定位凹槽 定位凸块 连接合页 连接杆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固定插销 患者进入 可伸缩的 螺旋连接 内部固定 上端固定 锁紧螺栓 外部连接 支撑把手 可转动 万向轮 身高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患康复用助行器,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且支撑杆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杆中间内部螺旋连接有锁紧螺栓,且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左侧安装有支撑把手,且第二支撑板前端安装有连接合页,所述连接合页下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前端均安装有固定插销,所述第一支撑板后端设置有定位凸块,且定位凸块外部连接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该病患康复用助行器设有可伸缩的支撑杆,使该助行器可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高度,且该病患康复用助行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支撑板,方便患者进入助行器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患康复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使用技术使指辅助行动不便或做完手术需要康复的病患进行行走的医疗康复器械,助行器在病患行走时可支撑病患的体重,使病患保持平衡,可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锻炼。
现有的助行器通常高度为固定的,不能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高度,且现有的围绕式助行器腿脚不能抬高的病患不方便进入助行器的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患康复用助行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助行器高度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患康复用助行器,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且支撑杆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杆中间内部螺旋连接有锁紧螺栓,且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左侧安装有支撑把手,且第二支撑板前端安装有连接合页,所述连接合页下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前端均安装有固定插销,所述第一支撑板后端设置有定位凸块,且定位凸块外部连接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的外部均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伸缩结构,且支撑杆通过焊接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构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均为倒立“凵”字结构,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开口方向一致,并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开口结构处的竖直轴线与第一支撑板的竖直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连接合页与第二支撑板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支撑板沿着第二支撑板的转动范围0-180°。
优选的,所述定位凹槽的外形尺寸与定位凸块的外形尺寸相吻合,且两者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病患康复用助行器设有可伸缩的支撑杆,使该助行器可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高度,且该病患康复用助行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支撑板,方便患者进入助行器的内部。该病患康复用助行器设有为伸缩结构的支撑杆,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要求调节该助行器的高度,使其能更好的支撑住患者的体重,且该病患康复用助行器设有通过连接合页连接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使第一支撑板可以通过连接合页沿着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从而可方便不能抬脚的患者进入助行器的内部,并且该病患康复用助行器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外部设有橡胶垫,可在患者不小心撞击到其他物体时起到缓冲作用,使该助行器能更好的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万向轮,5、锁紧螺栓,6、支撑把手,7、连接合页,8、第一支撑板,9、固定插销,10、第二支撑板,11、橡胶垫,12、定位凹槽,13、定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灵,未经闫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3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