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顾排渗的渣场排水涵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3774.8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驰;张涛;李志伟;秦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洪 涵洞 本实用新型 排水涵洞 透水孔 渣场 渣体 工程布置 工程成本 间隔布置 施工难度 依次设置 反滤层 逆止阀 排渗管 透水层 盲沟 内嵌 渗水 指向 排放 引入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顾排渗的渣场排水涵洞结构,所述排洪涵洞(1)与堆渣体(5)之间,且由排洪涵洞(1)指向堆渣体(5)方向依次设置有透水层(6)和反滤层(4);所述排洪涵洞(1)的壁面上间隔布置有透水孔(2),透水孔(2)内嵌有逆止阀(3)。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沟底排渗管廊(盲沟),将渗水引入排洪涵洞排放,降低工程布置难度和施工难度,节约工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渣场、尾矿库工程的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兼顾排渗的渣场排洪涵洞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水利、水电及矿山等工程建设中,一般需设置渣场(或尾矿库)堆放开挖渣料,堆渣场地通常选择在沟谷地带,通过在堆渣区域沟底设置排洪涵洞向下游排泄上游来水,通过在渣体内部设置截渗系统将渗水引到排渗管廊(或盲沟)内向下游排泄。现有技术通常将排洪涵洞和排渗管廊(或盲沟)作为独立的结构分别布置,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对于狭窄沟道还增加工程布置和施工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顾排渗的渣场排水涵洞结构,将沟谷型渣场沟底排渗管廊与混凝土排水涵洞相结合,节约工程成本,方便工程布置和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兼顾排渗的渣场排水涵洞结构,包括排洪涵洞,所述排洪涵洞与堆渣体之间,且由排洪涵洞指向堆渣体方向依次设置有透水层和反滤层;
所述排洪涵洞的壁面上间隔布置有透水孔,透水孔内嵌有逆止阀,所述逆止阀当地下水位高于排洪涵洞内水位时,外部渗水可自由通过逆止阀流入排水涵洞,地下水位低于于排洪涵洞内水位时,逆止阀阻止排洪涵洞内部水体向外流出。
优选的,所述排洪涵洞的壁面包括侧墙面和洞顶面。
优选的,所述排洪涵洞的壁面厚度不小于逆止阀的最小长度。
优选的,所述反滤层的孔隙尺寸小于堆渣体的粒径。
优选的,所述透水层为卵块石透水层。
优选的,所述反滤层为级配砂卵砾石层或透水土工布层。
优选的,所述逆止阀固定于透水孔中,且与透水孔孔壁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沟底排渗管廊(盲沟),将渗水引入排洪涵洞排放,降低工程布置难度和施工难度,节约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结构剖面图;
图中:1-排洪涵洞,2-透水孔,3-逆止阀,4-反滤层,5-堆渣体,6-透水层,Z1-排洪涵洞内水位,Z2-地下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一种兼顾排渗的渣场排洪涵洞结构,在排洪涵洞1与堆渣体5之间依次布置卵块石透水层6和反滤层4,在排洪涵洞1壁面,包括侧墙面及洞顶面上间隔布置透水孔2,同时在透水孔2内嵌入逆止阀3。
其中,排洪涵洞1的壁面要求易于开孔,壁面厚度不小于逆止阀3最小长度,通常采用混凝土结构。
其中,透水孔2的孔径和间距根据所需排渗量计算确定,最小孔径须满足安放逆止阀3的要求。
其中,逆止阀3完全嵌入排洪涵洞1的壁面,其与透水孔2之间紧密接触,不滑动、不漏水;地下水位Z2高于排洪涵洞内水位Z1时,外部渗水可自由通过逆止阀3流入排水涵洞1;地下水位Z2低于于排洪涵洞内水位Z1时,逆止阀3阻止排洪涵洞1内部水体向外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37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制化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预制砼块装配式砼方框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