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蓄热平衡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5755.9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6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忠;罗振东;杨振杰;李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源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101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调节阀 蓄热水箱 平衡装置 水蓄热 放热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外部触发 抽出 水泵 蓄热 本实用新型 平衡技术 抽回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蓄热平衡装置及系统,涉及蓄热平衡技术领域,其中,该水蓄热平衡装置包括:蓄热水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一温度调节阀、第二温度调节阀、放热水泵和负载,这里,第一温度调节阀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二温度调节阀设置在第三管道上,使用时,第一温度调节阀在第一外部触发下控制从蓄热水箱抽出的水量,第二温度调节阀在接收到第二外部触发后控制从负载抽回的水量,放热水泵将从第一温度调节阀抽出的水量和第二温度调节阀抽出的水量进行融合,控制第二管道的温度在设定值上,通过上述设置,能控制蓄热水箱内形成斜温层,从而使蓄热水箱有效进行放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平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蓄热平衡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蓄能技术主要针对热能或电能储存,并着眼于大规模、长时间应用。因为水蓄热技术具备非常有效的削峰填谷的特点,因此,常被用来在场馆、办公建筑中进行夜间蓄热。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水蓄热最大的问题是蓄热简单,有效放热却很难实现,其原因如下:由于,无法有效控制蓄热水箱中水流的温度情况,导致无法有效形成斜温层,这样,只能直接使用蓄热水箱进行循环放热,造成余热无法有效释放。
综上,目前关于水蓄热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放热的问题,尚无可靠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水蓄热平衡装置及系统,通过设置蓄热水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一温度调节阀、第二温度调节阀、放热水泵和负载等,有效提高了蓄热水箱的放热效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水蓄热平衡装置,包括:蓄热水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一温度调节阀、第二温度调节阀、放热水泵和负载;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蓄热水箱的顶端,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载;
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蓄热水箱的底端,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载;
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且,所述第三管道的轴向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垂直;
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且,所述第三管道的轴向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轴向垂直;
所述第一温度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且,所述第一温度调节阀所处的位置介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之间;
所述第二温度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
所述放热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且,所述放热水泵所处的位置介于所述第三管道和所述负载之间;
所述放热水泵和所述负载相连;
所述第一温度调节阀,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外部触发后控制从蓄热水箱抽出的水量;
所述第二温度调节阀,用于在接收到第二外部触发控制从负载抽回的水量;
所述放热水泵将从所述第一温度调节阀抽出的水量和所述第二温度调节阀抽出的水量进行融合,控制第二管道的温度在设定值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四管道、第五管道、蓄热水泵和蓄热源;
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热源相连;
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热水泵的一端相连;
所述蓄热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热源相连;
所述第四管道,用于将所述蓄热水箱的顶端的水引入所述蓄热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源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源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57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进水水道
- 下一篇:一种热风炉膛及烘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