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电磁阀衔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6341.8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超;赵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栾美洁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衔铁 一体式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 衔铁结构 衔铁组件 阻尼通孔 空腔 磁力线 粉末冶金工艺 电磁吸力 圆周对称 装配工艺 圆柱状 组合式 冗余 磁路 验证 制造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磁阀衔铁结构,所述结构为一体式衔铁且呈圆柱状,所述一体式衔铁内部形成有一段空腔,所述空腔前端与至少两个阻尼通孔相连通,所述阻尼通孔呈360°圆周对称分布在一体式衔铁的前侧内部。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组合式衔铁组件进行改进,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成一体式的衔铁,不但简化了制造和装配工艺,提高了尺寸精度,而且通过磁力线的走向分布验证可知一体式衔铁消除了磁路的冗余材料,减轻了衔铁组件的质量,增大了电磁吸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电磁阀有关,具体属于一种一体式电磁阀衔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车辆操纵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汽车自动变速器正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现在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有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以及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无论何种形式的自动变速器,变速传动机构都是核心部分,其功能是通过电液控制系统控制的液压系统来实现的。
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电磁阀作为电、液信号转换的桥梁,它的性能指标和工作可靠性对整个电液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将产生较大影响。这些电磁阀接受来自电控单元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液压执行机构需要的液压信号,它们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通常电磁阀应当满足以下要求:外部尺寸小和重量轻,响应快速而稳定;抗污染;振动等级高,寿命要求高;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广,压力范围广;低能量消耗;低液压阻力,无液压震荡。
图1所示,为现有的自动变速箱所用的电磁阀,其中电磁头部分位于右半部分,在电流激励下,电磁头中的衔铁组件在气隙处产生电磁吸力,进而推动电磁阀的阀芯 4运动到不同开口位置产生所需的流量或压力。电磁阀中的衔铁组件,如图2、图3 所示,包括衔铁1和销钉2两个子零件,其中衔铁1是机加工导磁元件,该衔铁1呈圆柱状且具有中空内腔,销钉2是精冲和机加工的导磁元件,该销钉2呈十字形,且销钉2过盈装配在衔铁1的中空内腔中构成电磁阀的衔铁组件,如图4所示。衔铁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对液压油存在压缩作用,为了减少运动阻力,十字形销钉的通流面积用来保障合适的运动阻力。
然而,上述现有的衔铁组件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销钉2采用导磁不锈钢材料,结合冲压工艺,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同时销钉的导磁性能较差,影响了磁路效率,不利于产生更大的电磁力;
2)销钉2经过冲压工艺,尺寸一致性较差,导致销钉处的液压阻尼一致性差;
3)衔铁1中的销钉2长度较长,导致液压阻尼系数在低温下变大;
4)组成衔铁1的导磁元件存在冗余,导致衔铁的质量偏大,影响其动态响应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电磁阀衔铁结构,可以克服现有衔铁组件中衔铁存在冗余材料、销钉不易加工、导磁性能和尺寸一致性较差以及液压阻尼系数在低温下变大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电磁阀衔铁结构,所述结构为一体式衔铁且呈圆柱状,所述一体式衔铁内部形成有一段空腔,所述空腔前端与至少两个阻尼通孔相连通,所述阻尼通孔呈360°圆周对称分布在一体式衔铁的前侧内部。
较佳的,所述空腔包括柱形空腔和凸台空腔,所述凸台空腔的后端与柱形空腔的前端相接,二者呈台阶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柱形空腔为圆柱状或棱柱状,所述凸台空腔为圆柱状或棱柱状;所述凸台空腔的内壁与凸台空腔的轴截面的交线为直线或弧线或曲线。
较佳的,所述空腔包括柱形空腔和锥体空腔,所述锥体空腔的后端与柱形空腔的前端相接。进一步的,所述柱形空腔为圆柱状或棱柱状,所述锥体空腔为圆锥状或棱锥状;所述锥体空腔的内壁与锥体空腔的轴截面的交线为直线或弧线或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6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