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高压气源向工件的充气装置及差压气密性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7571.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2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华;王仁辽;黄丽萍;李宽;陈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固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F17D1/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气源 本实用新型 充气装置 阀门连接 缓冲装置 密性检测 阀门 压气 设备生产成本 气密测试 微小气压 依次连接 扩宽 气罐 充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高压气源向工件的充气装置及差压气密性检测仪,其包括在高压气源和工件之间设置的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阀门、气罐和第二阀门,高压气源与第一阀门连接,工件与第二阀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精确的向工件内充入气体,实现了在微小气压内的充气,扩宽了气密测试仪的应用领域,大幅降低了设备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气源充气装置及基于充气方法的差压气密性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厂商们在追求高品质,多功能产品的同时,也在要求生产过程的高效和洁净。因此,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技术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而密封性能在汽车工业、燃气具行业、半导体加工业、航天工业、食品工业、医疗卫生业以及其它诸行业中都是产品性能质量的重要参数。目前,最常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气泡法、示踪气体检测法、压降检测法、超声波法和差压气密性检测法等。
气泡法检测气密性精度低、速度慢,在被测件不允许充入足够高压力的气体,而泄漏量又较小的情况下,气泡产生的速度就会很慢,加之需要人进行持续观测,效率就会比较低下,甚至出现漏判和误判的问题,并且测量完成后需要清理洁净,以防被测件的腐蚀氧化等。示踪气体检测法成本相对较高,受环境空气本底的影响较大,而且使用的示踪气体有可能污染环境,对人体产生伤害。压降检测法在泄漏量较小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的压力降很小,检测效率低。超声波检测法对被测件的体积、表面有较多要求,且精度也不是很高。
差压式检漏方法是将气体同时充入被测件与基准件内,然后在一定时间内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压,进而判断出被测件是否有泄漏。差压式检漏方法较其它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安全环保、对资源环境要求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目前的差压检测仪是通过高精度的调压阀来控制被测件和标准件的进气量的,因此需要配置一个高精度的精调压阀来控制进气量,采用高精度的调压阀直接控制进气量时,充气速度比较慢,而且高精度的调压阀价格比较高,整个差压气密性检测仪的制造成本也很高。
同时,现有的将气体充入工件(被测件)是通过控制调压阀的开合程度来改变气压的大小,如果在微小气压下(比如气压低于5Kpa时)进行精确调节则会对调压阀的生产精度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差压气密性检测仪在微小测试气压条件下,对调压阀精度要求高,导致仪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由高压气源向工件输出低压气体的充气装置以及差压气密性检测仪。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由高压气源向工件的充气装置,其包括在高压气源和工件之间设置的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阀门、气罐和第二阀门,高压气源与第一阀门连接,工件与第二阀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与高压气源之间设有精调压阀,通过精调压阀控制充气后气罐的气压。
优选地,所述第二阀门和工件之间的气体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工件内部气压值。
优选地,所述的精调压阀和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有旁路电磁阀,旁路电磁阀与第一电磁阀、气罐和第二电磁阀连接形成的气路并联,旁路电磁阀的进气口与精调压阀的出气口连接,旁路电磁阀的出气口与工件连接。
一种基于上述充气方法的差压气密性检测仪,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气源、粗调压阀、精调压阀、缓冲装置,以及分别与缓冲装置出气口连接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连接缓冲装置出气口处的气体管路上配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控制阀的出气口和第二控制阀的出气口之间设有差压计,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电磁阀、气罐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的进气口与精调压阀的出气口连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进气口均与第二电磁阀的出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固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固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7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
- 下一篇:一种雷达组件冷板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