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身放疗组织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8645.8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旭;林生趣;李萍;曾庆星;林晓辉;张国前;王锐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 |
地址: | 51009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装置 放疗 组织补偿 本实用新型 吸收剂量 照射剂量 非金属材料 恶性病变 放疗技术 放疗设备 轮廓匹配 皮下组织 三维形态 体表轮廓 霉菌病 内表面 皮下 成型 打印 照射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身放疗组织补偿装置,用于全身放疗技术领域,包括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基于人全部体表轮廓的三维形态采用非金属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成型,补偿装置具有与所述人体表轮廓匹配的内表面,补偿装置中具有能够吸收剂量建成区照射剂量的等效组织补偿物。补偿装置用于够吸收剂量建成区照射剂量,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创造,结合先进的放疗设备,可以在对全身浅表恶性病变(如皮肤蕈样霉菌病)患者进行全身放疗时,易于实现全身从体表到皮下一定深度皮下组织受到均匀、准确剂量照射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全身放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身放疗组织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全身放疗技术是治疗某些全身浅表恶性病变(如皮肤蕈样霉菌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根据采用的射线种类不同,全身放疗包括全身电子线和全身X线放疗技术。对于皮肤蕈样霉菌病,通常采用加速器产生的较低能量(如6MeV、9MeV)的高能电子射线进行远距离(3-4m)、多角度和双机架角照射,其具体实施方法是:患者站在按60°等分的圆盘中心,通过技师摆位,患者面向射束,依次转动不同的角度(0°、60°、120°、180°、240°和300°),将不同方位的皮肤暴露于射线内,从而使患者全身皮肤得到相对均匀的照射。由于加速器射线照射范围有限,通常需要两个机架角(双机架角)的照射野才能覆盖患者的全身;同时,因每次治疗需要摆位12次,反复摆位耗费时间多,加上长距离照射,剂量率低,每天放疗照射时间长达45-60分钟,甚至更多,并且难以保证每次摆位的重复性,影响剂量的均匀性。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射线束射野本身的不均匀性和人体表面的高度复性,如曲面、肢体的自身遮挡屏蔽效应等,导致难以实现全身从体表到皮下一定深度受到均匀、准确剂量照射的目标。
因此,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型放疗设备(如Tomotherapy)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开始采用高能X线(如6MV X射线)来进行全身浅表恶性病变(如皮肤蕈样霉菌病)的治疗,以提高效率和疗效。
但由于高能X射线(如6MV X射线)照射到组织中时,从表面到一定深度,组织吸收的剂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直到最大值,临床上把这一深度定义为最大剂量深度(dmax),超过这一深度后,受照剂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如图1所示)。高能X射线(如6MVX射线)照射时,组织中受照剂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从体表到最大剂量深度这一区域,其变化最为显著,临床上称这一区域为剂量建成区。正是因为高能X射线的剂量建成特性,全身放疗时,很难实现全身从体表到皮下一定深度皮下组织受到均匀、准确剂量照射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身放疗组织补偿装置,其内表面与患者体表形态一致,避免了非体化设计时组织补偿装置与患者体表不匹配,消除了补偿装置与体表间的过大间隙而造成的不利影响,能够实现全身从体表到皮下一定深度皮下组织受到均匀、准确剂量照射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身放疗组织补偿装置,包括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基于人全部体表轮廓的三维形态采用非金属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成型,补偿装置具有与所述人体表轮廓匹配的内表面,补偿装置中具有能够吸收剂量建成区照射剂量的等效组织补偿物。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补偿装置包括软质的非金属材料制作的等效组织补偿胶体。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硬质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采用发泡材料制作,支撑结构具有基于人全部体表轮廓的仿形内腔,等效组织补偿胶体以内衬的方式设置于仿形内腔中。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等效组织补偿胶体和支撑结构均分为两半,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面罩,底座和面罩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和/或锁紧结构,支撑结构上设有放疗激光标记。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等效组织补偿胶体与人体的接触面上设有衬层。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等效组织补偿胶体的厚度为5mm-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8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