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电缆热采封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9058.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3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施玉;陈鹏;刘佳欣;王俊英;赵小强;刘蔷薇;章明;张国龙;王楠;喻波;张利军;赵辉;刘刚;任鹏承;伍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张印铎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滑套 通孔 电缆通道 封隔装置 热采 电缆 穿线组件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相通 胶筒 稠油注蒸汽井 稠油开发 电缆穿过 电缆要求 轴向移动 纵长延伸 出线口 管壁 井下 可用 外壁 下端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一种过电缆热采封隔装置,包括:纵长延伸的外管;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管设有用于电缆穿过的穿线组件;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还设有执行机构和胶筒;套设于所述外管内的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外管之间设有与所述穿线组件相通的电缆通道;所述电缆通道的下端设有位于所述胶筒下方的出线口;所述滑套的壁上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滑套通过沿所述外管的轴向移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滑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通;所述滑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电缆通道相通。该过电缆热采封隔装置可用于稠油注蒸汽井中,能够满足稠油开发的井下过电缆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开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电缆热采封隔装置。
背景技术
稠油由于其胶质、沥青含量甚高,流动性差,因而开采难度较大。而且有的油田已经处于蒸汽吞吐方式后期,急需转换开发方式用以达到稳产效果,其中,辽河油田齐40区块已经转换为蒸汽驱开发方式。
目前,所用蒸汽驱密封装置的密封件多为橡胶件与金属件,但是橡胶件在高温工况下容易老化,耐高温的有效期多为半年,金属件密封装置存在卡井的隐患。
普通封隔装置在用于需要井下电缆作业的油管时,采用的是让电缆从封隔装置的中心孔通过或者从封隔装置密封件上打孔以通过电缆。前者在液流的作用下电缆容易被损坏,无法保证其正常使用功能,而且封隔装置的部件与电缆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也会加剧电缆的损伤程度;后者会损坏封隔装置的密封性能,降低分层注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稠油注蒸汽井中的过电缆热采封隔装置,以能够满足稠油开发的井下过电缆要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过电缆热采封隔装置,包括:
纵长延伸的外管;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管设有用于电缆穿过的穿线组件;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还设有执行机构和胶筒;所述执行机构能随着温度升高将所述胶筒挤压;所述穿线组件和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胶筒的上方;
套设于所述外管内的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外管之间设有与所述穿线组件相通的电缆通道;所述电缆通道的下端设有位于所述胶筒下方的出线口;所述滑套的壁上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滑套通过沿所述外管的轴向移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滑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通;所述滑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电缆通道相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穿线组件设有与所述电缆通道相通的穿线通道;所述穿线通道中设有用于将其内壁与电缆之间密封的石墨密封环;所述穿线通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封堵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穿线通道中设有多个石墨密封环;多个石墨密封环沿所述穿线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穿线通道从上至下延伸时逐渐靠近所述外管的轴线;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10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管在所述电缆通道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设有与所述滑套密封贴合的第一密封部;所述外管在所述出线口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滑套密封贴合的第二密封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管的内壁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下方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滑套位于第二位置时阻止所述滑套下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管包括接头组件、连接接头组件下端的管体、连接所述管体下端的电缆套、连接所述电缆套下端的下接头;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部以及所述穿线组件位于所述接头组件上;所述电缆通道位于所述管体与所述滑套之间;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电缆套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缆套的上端具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出线孔的下端;所述出线孔的内壁向下延伸时逐渐向外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9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重封隔器及其管柱
- 下一篇:一种双介质多级扩张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