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冷式大功率超声波流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9399.8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7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楼成淦;林航;朱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21B1/30 | 分类号: | D21B1/30;C02F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能器 超声波振动系统 导热 导热剂 反应釜 热交换 大功率超声波 流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一体化设计 法兰盘 自冷式 超声波换能器 安装密封件 预应力螺杆 标准管道 超声电源 防爆功能 高压导线 后质量块 流动液体 流体出口 流体进口 模块设计 散热问题 陶瓷元件 低损耗 电极片 工具头 灌满 流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冷式大功率超声波流体处理装置,主要包括超声波振动系统,超声波振动系统与反映釜一体化设计,通过换能器导热桶与反应釜内的流动液体实现热交换,换能器与导热桶之间充满固态导热剂,后质量块和工具头之间的陶瓷元件和电极片通过预应力螺杆连接,超声波换能器法兰盘和反应釜法兰盘之间安装密封件,流体出口和流体进口与标准管道连接,超声波振动系统通过高压导线与超声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超声波振动系统与反应釜一体化设计,实现换能器与流体之间热交换,解决换能器散热问题;换能器导热桶内灌满固态低损耗导热剂,导热剂起到导热的同时实现了换能器防爆功能;结构简单,实现模块设计,适合不同实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处理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冷式大功率超声波流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在工业应用中往往采用大功率超声波换能器,如环保企业处理活性污泥、造纸厂处理纸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等,这些生产过程中用到的超声波换能器均需要大功率长时间工作,由于机械损耗和电阻损耗的存在,换能器会产生大量热量并引起自身温度上升,当温度过高时,陶瓷元件性能衰减,换能器工作性能不稳定,甚至引起超声波功放频率跟踪出错,损坏换能器。
小功率发射或者脉冲工作方式的超声波换能器不需要采用冷却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热交换即可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中功率的超声波换能器一般采用风机冷却方式,此方式适合连续功率小于3kW并且环境温度不太高的超声波系统;大功率超声波换能器,为了快速降低换能器温度,采用水冷和制冷剂冷却方式。
目前,超声波换能器多数采用风冷方式,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换能器发热量较大或环境温度较高时,就无法满足换能器的散热要求,从而导致换能器温度急剧升高、器件损坏,风机长时间工作也存在损坏风险,而且此方法不适合防爆场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冷式大功率超声波流体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自冷式大功率超声波流体处理装置,主要包括高压导线、固态导热剂、螺钉、O型圈密封垫、后质量块、螺杆、陶瓷元件、电极片、导热桶、工具头、流体出口、流体进口、反应釜、换能器法兰盘、反应釜法兰盘、超声波振动系统,超声波振动系统与反映釜一体化设计,通过换能器导热桶与反应釜内的流动液体实现热交换,达到冷却换能器的目的,换能器与导热桶之间充满固态导热剂,固态导热剂的作用包括导热、防尘和防爆,后质量块和工具头之间的陶瓷元件和电极片通过预应力螺杆连接,超声波换能器法兰盘和反应釜法兰盘之间安装O型圈密封垫,O型圈密封垫通过螺钉去耦密封,流体出口和流体进口与标准管道连接,超声波振动系统通过高压导线与超声电源连接,接收高压信号施加在超声波振动系统,实现电声转换。
导热桶采用金属材料,在换能器的节点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密封或者通过O型圈法兰压密封方法连接。
所述反应釜一侧下端设有流体进口,另一侧上端设有流体出口。流体通过流体进口进入反应釜,流体得到超声波充分作用后,通过流体出口流出,实现流体固体颗粒和细菌团的裂解,达到工艺使用要求,而且此设备体积较小适合不同场合的安装使用。
所述超声波振动系统包括换能器和工具头。其作用实现电信号到声信号的转换,通过工具头的大振幅高频率振动作用流体媒介,使流体产生空化裂解。换能器的产生的热量通过固态导热剂传递给导热桶,最后通过导热桶与流动流体热交换,实现换能器散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超声波振动系统与反应釜一体化设计,实现换能器与流体之间热交换,解决换能器散热问题。
2、本实用新型换能器导热桶内灌满固态低损耗导热剂,导热剂起到导热的同时实现了换能器防爆功能。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模块设计,适合不同的实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9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涂层钢绞线生产用浸涂设备
- 下一篇:膜纸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