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9491.4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1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义;张林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15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红外探测器 速度传感器 行星齿轮 移动物体 转动 本实用新型 控制电路 太阳齿轮 电动机 防撞击 汽车用 液压杆 支撑台 定轴齿轮 方位转动 内部设置 数字信号 信号传递 固定孔 前表面 共享 底端 收缩 通电 检测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速度传感器,且充电桩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充电桩支撑台,所述速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所述充电桩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行星齿轮。本实用新型中当速度传感器检测移动物体的速度达到设定值后,控制电路把信号传递给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后,控制电路控制液压杆收缩,使液压杆脱离固定孔,电动机通电,电动机带动太阳齿轮转动,太阳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使行星齿轮在定轴齿轮内转动,从而带动充电桩向没有移动物体的方位转动,从而降低了移动物体对充电桩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目前市场的上充电桩由于是给汽车充电,很容易遭受汽车的撞击,导致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撞击的共享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红外探测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速度传感器,且充电桩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充电桩支撑台,所述速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所述充电桩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行星齿轮,且充电桩支撑台的外部设置有弹性材料消能层,所述弹性材料消能层的外部设置有钢板层,所述行星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太阳齿轮,且行星齿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定轴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支撑架,且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啮合,所述定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且定轴齿轮固定安装在充电桩本体的内部,所述定轴齿轮内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的传动比为1,且行星齿轮与充电桩支撑台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为了让行星齿轮能够旋转。
优选的,所述太阳齿轮与电动机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为了让太阳齿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四周侧壁均设置有红外探测器和速度传感器,为了让充电桩更好检测四周的物体。
优选的,所述液压杆与固定孔的直径相等,为了让液压杆能够插入固定孔内对充电桩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红外探测器、速度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液压杆、电动机和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入端均与充电桩本体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为了让充电桩能够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9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短距离滑动的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防水功能好的室外汽车充电桩